[实用新型]一种旋转蒸发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4992.5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7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赖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凯名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B01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连接 蒸发瓶 出气管 加液管 接收瓶 冷凝器 旋转蒸发仪 侧面设置 加热装置 排气阀 冷凝 转动 本实用新型 驱动装置 实验仪器 试验过程 重力作用 连接管 概率 延伸 减小 液管 支架 加热 蒸发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转蒸发仪,包括支架、加热装置、与支架连接的冷凝器、与支架连接的蒸发瓶、与支架连接的接收瓶、与支架连接用于驱动蒸发瓶转动的驱动装置、与支架连接用于连接冷凝器和接收瓶的连接瓶;所述连接瓶侧面设置有与蒸发瓶连接的出气管,所述连接瓶侧面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内设置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未延伸入连接管内,所述出气管延伸入连接瓶内;加热装置对转动的蒸发瓶进行加热,蒸发瓶中的化合物被蒸发通过出气管进入冷凝器中冷凝并转变为液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接收瓶内收集。加液管在试验过程中使用的概率小,通过将加液管缩短,从而减小冷凝后的液体沿加液管进入出气管内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蒸发仪。
背景技术
旋转蒸发仪又叫旋转蒸发器,是实验室常用设备,由马达、蒸馏瓶、加热锅、冷凝管等部分组成的,主要用于减压条件下连续蒸馏易挥发性溶剂,应用于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如公告号为CN205055453U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进料和放液的旋转蒸发仪,包括冷凝器、接收瓶、旋转蒸发瓶、真空泵及支架,冷凝器下端连接有四通管,四通管下端连接于接收瓶,四通管还分别连接进料管和旋转蒸发瓶,进料管的末端紧贴于旋转蒸发瓶的底部,进料管连接有蠕动泵,真空泵通过真空管与安全瓶相连接,安全瓶通过真空管与冷凝器相连接,支架上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位于旋转蒸发瓶的正上方并抽水管道连接于恒温蓄水池,抽水泵下方设置有放水阀。
上述专利中,旋转蒸发瓶所蒸发出的气体进入冷凝器中进行冷凝,冷凝器冷凝后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落下,但是冷凝后的部分液体沿着进料管流入旋转蒸发瓶口,并在瓶口处聚集,在混合物分离后,瓶口的液体可能会重新流入旋转蒸发瓶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冷凝器冷凝后的液体容易重新流入旋转蒸发瓶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蒸发仪,减小冷凝器冷凝后的液体容易重新流入旋转蒸发瓶中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蒸发仪,包括支架、加热装置、与支架连接的冷凝器、与支架连接的蒸发瓶、与支架连接的接收瓶、与支架连接用于驱动蒸发瓶转动的驱动装置、与支架连接用于连接冷凝器和接收瓶的连接瓶;所述连接瓶侧面设置有与蒸发瓶连接的出气管,所述连接瓶侧面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内设置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未延伸入连接管内,所述出气管延伸入连接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驱动蒸发瓶转动,加热装置对转动的蒸发瓶进行加热,蒸发瓶中的化合物被蒸发通过出气管进入冷凝器中冷凝。冷凝后气体转变为液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接收瓶内收集。在日常试验过程中,加液管在试验过程中使用的概率小,通过将加液管缩短,从而减小冷凝后的液体沿加液管进入出气管内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瓶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冷凝器下方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一连接管的第一插管,所述接收瓶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连接瓶下方设置有第二插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插管插入到第一连接管内,第二插管插入到第二连接管内,从而使冷凝器、连接瓶、接收瓶连接,从而使冷凝器冷凝后形成的液体流入接收瓶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管设置在连接瓶内的一端位于连接瓶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管设置在连接瓶的中部,出气管所导出的气体直接进入冷凝器中冷凝;冷凝器中所产生的液体沿连接瓶内壁流下,减小了液体进入出气管中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管呈倾斜设置,且出气管向下倾斜方向朝向连接瓶外侧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管倾斜设置,便于出气管导出的气体进入冷凝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凯名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凯名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4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油蒸发器位移结构
- 下一篇:一种苍蓝提取液提纯浓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