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烫型陶瓷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7170.2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5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昌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春秋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3/02 | 分类号: | A47G23/02;A47J31/44;A47G19/14;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刘玉欣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茶壶 壶把手 防烫 烫伤 壶体 底座 吸盘 整体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 市场竞争力 支撑架固定 审美要求 陶瓷工艺 吸附能力 橡胶手柄 杯口环 防烫套 火焰罩 陶瓷杯 陶瓷壶 陶瓷体 支撑架 杯口 摔碎 下端 喝茶 美观 饮用 扰乱 制作 安全 统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烫型陶瓷茶壶,所述支撑架下端设有底座,且所述底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壶体右端设有壶把手,且所述壶把手与壶体固定连接,该种防烫型陶瓷杯,整体结构设计美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陶瓷壶本身采用最新的陶瓷工艺,拿起来比较轻,而且不容易摔碎,在壶把手位置设置有防止烫伤的防烫套和橡胶手柄,杯口还设计了杯口环防止人们在喝茶的时候最直接接触陶瓷体而烫伤,制作工程统一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产品扰乱市场,座下面设有吸盘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火焰罩可以在熬茶的时候将火焰挡在里面,减少热量的散出,有利于饮用者的安全,大大增强了陶瓷茶壶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前景比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烫型陶瓷茶壶。
背景技术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已经制造出了精美的陶瓷器,茶壶是生活中常见的餐具,用于盛装茶水,最先出现的是没有釉色的陶瓷茶壶,但人们觉得很不美观,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在烧制时在茶壶上刻画一些图案,发现比较美观,发展到现在陶瓷茶壶技术已经非常先进。
但现有的用于陶瓷茶壶,设计不美观,有些结构过于单一,成本高,在设计方面趋于保守,没能够很好的结合社会的发展而进行创新,且现有的陶瓷茶壶的款式非常少,在市场上面找来找去就只有几种款式,在炼制茶壶过程中制作不统一,导致茶壶的质量不过关,比较容易碎,设计不合理,本来熬茶喝是就要用开水慢熬,容易烫伤,但还是很少有设计人员将防烫装置设计在茶壶上面,大大降低了现有陶瓷茶壶的实用性。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防烫型陶瓷茶壶,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防烫型陶瓷茶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茶壶的质量不过关,比较容易碎,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烫型陶瓷茶壶,包括壶体和加热装置,所述壶体前后两端设有支撑架,且所述支撑架与壶体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下端设有底座,且所述底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下端四角位置设有吸盘,且所述吸盘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左端设有茶杯,且所述茶杯与底座紧密贴合,所述茶杯上端设有杯口环,且所述杯口环与茶杯紧密贴合,所述壶体上端设有杯盖,且所述杯盖与壶体活动连接,所述壶体右端设有壶把手,且所述壶把手与壶体固定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下端设有储油盒,且所述储油盒与加热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储油盒上端设有垫片,且所述垫片与储油盒紧密贴合,所述加热装置外部设有火焰罩,且所述火焰罩与加热装置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左端设有壶口,且所述壶口与壶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前后两端设有固定轴,且所述固定轴贯穿于壶体。
进一步的,所述壶把手外侧设有防烫套,且所述防烫套嵌套设置在壶把手上。
进一步的,述茶杯左端设有橡胶手柄,且所述橡胶手柄与茶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内部设有加热丝,且所述加热丝嵌入设置在加热装置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春秋陶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春秋陶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7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精确定量吸管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的学生水杯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