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烟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7457.5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4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玲;张振涛;杨鲁伟;李博;张桂兰;刘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室 加热模块 加热系统 控温模块 导热 本实用新型 固定层 烟体 加热 体内 加热技术领域 温度感测装置 精准控制 壳体内部 热量传递 外壳内部 保温层 不均匀 壳体 排出 烟草 燃烧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烟加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温烟加热系统,包括壳体、加热室、加热模块和控温模块,所述加热室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加热模块和控温模块均与所述加热室连接;所述加热室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固定层,所述外壳与所述固定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烟加热系统,通过与烟体直接接触的温度感测装置与控温模块的作用,精准控制加热模块的工作,保持烟草处在较低的被加热而不燃烧的温度,避免有害物质的排出;通过在烟体内分散导热强化物质,并加强加热室和烟体之间导热的方式,将加热室的热量充分传递入烟体内,解决低温烟加热不均匀、热量传递不充分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烟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温烟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烟草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随着对健康和环境的日益关注,降低烟草有害成分释放量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重点,目前常见的是一种加热不燃烧的卷烟,也称低温烟。与传统卷烟不同,加热不燃烧型烟草制品的烟丝处于加热而非燃烧状态,从而减少传统烟草高温燃烧裂解产生的有害成分,降低了主流烟气危害成分,在满足消费者烟草特征感受的同时,减少对消费者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吸烟和公共场所禁烟的矛盾。由于低温烟仅加热不燃烧,加热温度的控制及热量的传导成为产生烟草风味气体的关键。
目前常见的方法是在烟草材料中加入发烟剂,而发烟剂往往是一些化学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存在与烟草内的物质反应而产生新的有害物质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烟加热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低温烟加热不均匀,热量传递不充分,加入发烟剂导致不安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烟加热系统,包括壳体、加热室、加热模块和控温模块,所述加热室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加热模块和控温模块均与所述加热室连接;所述加热室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固定层,所述外壳与所述固定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其中,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电源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至少为一组,每组所述加热丝均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其中,所述加热丝设置于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固定层之间,所述加热丝缠绕在所述固定层上,且所述加热丝与所述加热模块和控温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固定层之间设置有用以减少接触热阻的导热脂。
其中,所述加热室的一端设置有顶盖,所述加热室的另一端设置有温度感测装置接口,所述顶盖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在所述加热室上。
其中,所述加热室内还设置有烟体,所述烟体外侧缠绕有多层导热衣,相邻的所述导热衣之间设置有填充物。
其中,所述填充物为烟草材料和导热强化物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烟草材料与导热强化物的混合比例为5:1-10:1。
其中,所述烟体上与所述温度感测装置接口相配合的一端设置有温度采集口。
其中,所述控温模块包括温度感测装置、信号反馈装置和加热丝开关,所述温度感测装置和信号反馈装置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加热丝开关的开闭以实现温度控制。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烟加热系统,通过控温模块的作用,精准控制加热模块的工作,保持烟草处在较低的被加热而不燃烧的状态,避免有害物质的排出;通过在烟体内分散导热强化物质,并加强加热室和烟体之间导热的方式,将加热室的热量充分传递入烟体内,解决低温烟加热不均匀、热量传递不充分等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74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