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焦炭游离硫的浸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7805.9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4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丁明旺;陈荣;夏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G01N1/44;G01N1/38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韦超峰;吴雪健 |
地址: | 24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炭 浸泡容器 游离硫 焦炭颗粒 入料口 本实用新型 搅拌电机 搅拌杆 料仓 加热部件 搅拌机构 搅拌叶片 浸泡装置 检测 浸泡 检测技术领域 顶部设置 过滤网 加热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检测焦炭游离硫的浸泡装置,属于焦炭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浸泡容器,该浸泡容器的顶部设置有焦炭入料口,该焦炭入料口上设置有焦炭料仓,焦炭入料口用于将焦炭料仓中的焦炭颗粒加入到浸泡容器中,焦炭料仓与焦炭入料口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搅拌机构,该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杆和下搅拌叶片,搅拌电机设置于浸泡容器的顶部,搅拌电机上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的底部设置有下搅拌叶片;加热部件,该加热部件设置于浸泡容器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在加热、搅拌的过程中对焦炭进行充分的浸泡,使得焦炭颗粒中的游离硫充分进入溶液中,可以使得焦炭颗粒的游离硫浸泡进入溶液,便于焦炭颗粒游离硫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炭游离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焦炭游离硫的浸泡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炭主要用于炼铁生产的主要原料,它在生铁生产成本中约占1/2-1/3。然而焦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SO2等硫污染物,焦炭中的硫主要分为焦炭游离硫以及焦炭固定硫。焦炭中的焦炭游离硫主要是用焦化等废水加入而产生的,一般在高炉中上部挥发至煤气中,是引起硫污染的主要起因,而焦炭中的焦炭固定硫只有2-5%可以进入煤气中,造成的硫污染比焦炭游离硫造成的污染要小的多。一般在入炉S负荷正常情况下,煤气中SO2浓度一般在100ppm以下,然而经常造成SO2浓度过高,影响煤气中SO2浓度异常主要就是焦化及后续化工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加入到焦炭产生的焦炭游离硫引起的,所以测定出焦炭中焦炭游离硫的含量有利于更好的控制硫污染,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焦炭与游离硫的有效分离,使得焦炭的游离硫难以有效地检测,急需提供一种专门的游离硫的分离检测设备。
经检索,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预测焦炭硫分的方法(申请号为:201710986531.6,申请日为:2017.10.20),该申请案先测定原料煤的硫分、挥发分、以及内在矿物质含量,代入计算公式,计算所得的S值即为用原料煤炼焦所得的焦炭产品硫分的预测值;将所得预测值与10kg小焦炉试验、300kg焦炉试验及7.63m焦炉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预测精度高,对煤种的适用性强,不会因煤种、配煤方案及焦炉性质的改变而产生较大的波动。但是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操作过于复杂,且不能很好的得出焦炭游离硫的含量。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有效分离焦炭颗粒中的游离硫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焦炭游离硫的浸泡装置,包括浸泡容器、搅拌机构和加热部件,将焦炭颗粒加入浸泡容器,在加热、搅拌的过程中对焦炭进行充分的浸泡,使得焦炭颗粒中的游离硫充分进入溶液中,可以使得焦炭颗粒的游离硫进入溶液;进一步地,可以通过ICP分析溶液的S元素,并对焦炭颗粒的游离硫含量进行检测。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检测焦炭游离硫的浸泡装置,包括浸泡容器,该浸泡容器的顶部设置有焦炭入料口,该焦炭入料口上设置有焦炭料仓,焦炭入料口用于将焦炭料仓中的焦炭颗粒加入到浸泡容器中,焦炭料仓与焦炭入料口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搅拌机构,该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杆和下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电机设置于浸泡容器的顶部,搅拌电机上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延伸至浸泡容器的内部,搅拌杆的底部设置有下搅拌叶片;加热部件,该加热部件设置于浸泡容器的外部,加热部件用于对浸泡容器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浸泡容器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底微波反射器,底微波反射器用于向浸泡容器内的溶液发射超声波。
优选地,还包括试剂加入机构,该试剂加入机构设置于浸泡容器的顶部,试剂加入机构用于向浸泡容器内加入试剂。
优选地,下搅拌叶片设置为弧形,该下搅拌叶片的叶片端部向上翘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7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形染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验用的干细胞染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