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合成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8484.4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7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廖惠航;郭正辉;林成文;黄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先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板 保温壳层 夹套 聚羧酸减水剂 母液 本实用新型 合成反应釜 限位板 釜体 凸块 外周 固定连接弹簧 固定连接螺栓 螺纹连接螺母 工业蒸汽 固定焊接 生产效率 蒸汽泄漏 保温壳 开口端 螺栓柱 热损失 弹簧 烫伤 抵接 外壁 嵌入 贯穿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合成反应釜,包括釜体、夹套和保温壳层,夹套的外周套设有保温壳层,保温壳的开口端固定连接限位板,限位板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固定连接弹簧,釜体的外壁固定焊接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在靠近第一凹槽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凸块,凸块嵌入第一凹槽中并且抵接弹簧,保温壳层的顶部固定连接螺栓柱,螺栓柱贯穿第二环形板后螺纹连接螺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明,安装简单,通过在夹套的外周套设有保温壳层,一方面可以减少夹套内工业蒸汽热损失,也可以用来防止由于蒸汽泄漏所造成烫伤危害,安全有效,大大地提高了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合成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很多混凝土工程中,萘系等传统高效混凝土由于技术性能的局限性,越来越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在国内外备受关注的新一代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由于真正做到了依据分散水泥作用机理设计有效的分子结构,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而不引起明显缓凝,低掺量下发挥较高的塑化效果,流动性保持性好,分子构造上自由度大、合成技术多、高性能化的余地很大,对混凝土增强效果显著,能降低混凝土收缩,有害物质含量极低等技术性能特点,赋予混凝土出色的施工和易性、良好的强度发展、优良的耐久性。
夹套是指在容器壁(或管壁)外面加上的一个外套,夹套内可通入加热介质如蒸汽、热水或热油等来加热容器内(或管道内)物料,也可通人冷却介质如冷却水或其他冷却流体来冷却容器内(或管道内)的物料。
在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夹套内通入热蒸汽,以此对反应釜进行加热。但由于夹套的材料因素,夹套与反应釜之间连接不是很严密,容易造成蒸汽泄漏,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合成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合成反应釜,包括釜体、夹套和保温壳层,所述釜体的外层固定连接夹套,所述夹套的外周套设有保温壳层,所述保温壳层为半封闭式圆通状结构,其开口端的内外侧均固定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所述釜体的外壁固定焊接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为“L字形”结构,所述保温壳层穿设于第一环形板的上方,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在靠近第一凹槽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凸块,所述凸块嵌入第一凹槽中并且抵接弹簧,所述保温壳层的顶部固定连接螺栓柱,所述螺栓柱贯穿第二环形板后螺纹连接螺母。
优选的,所述夹套和保温壳层之间均匀填充有石棉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底端和第二环形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抵接保温壳层的内、外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板靠近第一环形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缓冲胶层,所述缓冲胶层抵接有保温壳层的内、外壁。
优选的,所述螺栓柱至少设有八组,并且绕所述保温壳层的中心轴呈环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保温壳层的开口端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明,安装简单,通过在夹套的外周套设有保温壳层,一方面可以减少夹套内工业蒸汽热损失,也可以用来防止由于蒸汽泄漏所造成烫伤危害,安全有效,大大地提高了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的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环形板靠近第一环形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缓冲胶层,缓冲胶层抵接有保温壳3的内、外壁,从而避免保温壳层由于釜体内搅拌装置的晃动所产生的共振现象;
3.本实用新型的螺栓柱至少设有八组,并且绕保温壳层的中心轴呈环向均匀分布在保温壳层的开口端面上,实现均匀受力,保温壳层可以稳定地固定在第二环形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先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先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84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的消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高压捕收剂合成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