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过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9694.5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3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田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菲特水务(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35/1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过滤池 分隔罩 集水通道 间隔空间 下行通道 防堵 冲刷 水流上行通道 布气装置 浮力作用 外界相通 直接分离 产水管 沉淀池 大颗粒 进水口 砂滤机 侧壁 晃动 减小 排出 水中 絮凝 淤泥 开口 水位 | ||
一种防堵过滤池,包括过滤池;过滤池内部设有流向分隔罩;流向分隔罩与过滤池的间隔空间为水流下行通道,水流下行通道上部设有进水口;流向分隔罩中设有过滤器,流向分隔罩底部设有开口;分隔罩的侧壁与过滤器的间隔空间为水流上行通道;过滤器内部为集水通道,集水通道通过产水管与过滤池的外界相通;有益效果是:通过布气装置排出的气泡对过滤器进行冲刷,同时,通过水位的下降使过滤器在水中晃动,进一步起到对过滤器冲刷得作用;充分利用重力和浮力作用,使进来的絮凝水自动分成高浊流和低浊流;实现将大颗粒淤泥直接分离,从而减小了过滤器的负担和损耗,可同时取代沉淀池和砂滤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堵过滤设备和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环卫工作中,需要定期清除下水道中的垃圾、污泥等,以保证下水道通畅。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下水道的长度也迅速增长,下水道的疏通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下水道污泥的成分复杂,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质、难降解的有机物、多种微量元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重金属及盐类等成分,将这些产量大、成分复杂的城市下水道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新难点、新挑战。
传统污水处理系统中,沉淀池的沉清及沉泥作用为不可缺失部分,同时其占用大面积的地方直接增加了厂方的投资,并且固定的设计水量决定其不能接受水量的太大波动,污泥的澎涨及进水絮凝效果还直接影响出水的水质。
现有的过滤设备一般需要制造压差,而制造压差则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过滤装置容易发生过滤器堵塞的问题,过多的杂质容易将过滤孔堵塞,从而影响过滤效果;现有的解决技术还不能很好的解决堵塞问题,操作难度大,导致过滤成本升高。
现有的的技术针对性不足,不能做到对不同颗粒大小的淤泥进行分布过滤,导致过滤装置寿命短,滤芯容易损坏。或者设备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同时,现有设备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堵过滤池,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部设有流向分隔罩;
所述流向分隔罩与所述过滤池的间隔空间为水流下行通道,所述水流下行通道上部设有进水口;
所述流向分隔罩中设有过滤器,所述流向分隔罩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分隔罩的侧壁与所述过滤器的间隔空间为水流上行通道;
所述过滤器内部为集水通道,所述集水通道通过产水管与所述过滤池的外界相通;
所述过滤池底部为污泥收集区,所述污泥收集区底部开设有排泥口;
所述过滤器下方设有布气装置。
优选的,所述流向分隔罩与所述污泥收集区间设有缓冲区。
优选的,所述布气装置通过气管与所述过滤池的外界相同。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设置高度大于所述产水管,且两者高度差大于0.5m。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不固定于所述流向分隔罩。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为颗粒型。
优选的,所述流向分隔罩上方设有将所述集水通道和所述产水管连通的集水腔。
优选的,所述集水腔与所述过滤池内壁间隔空间为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过滤池外界。
一种用于防堵过滤池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开通进水口和产水管,关闭排泥口;
b.通过进水口进水,水流经过过滤器后,到达集水通道;
c.通过压差从产水管离开过滤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菲特水务(广东)有限公司,未经麦菲特水务(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9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废轮胎超高压水射流处理的水循环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废水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