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乘坐地铁时的多功能辅助站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0585.5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6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广滨;殷杰;黄鸿鑫;于皓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哈力动力传动及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7/00 | 分类号: | B61D37/00;B60N3/02;B60N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钩拉杆 辅助支撑 固定卡口 扭转弹簧 卷轴 布带 地铁 支架连接杆 压紧拉杆 圆柱导轨 体内 固定杆 卡接 辅助安全装置 万向关节轴承 本实用新型 辅助把手 固定设置 手机支架 压力弹簧 转动安装 连接件 体外壁 横杆 滑动 上端 槽体 穿入 通孔 穿过 乘客 | ||
一种乘坐地铁时的多功能辅助站稳装置,属于地铁辅助安全装置技术领域。挂钩拉杆的两根圆柱导轨上端滑动穿过压紧拉杆的两个通孔并与挂钩拉杆的槽体固定连接,压力弹簧套装在挂钩拉杆的两根圆柱导轨上,并位于压紧拉杆的横杆与挂钩拉杆的辅助把手之间,布带卷轴转动安装在挂钩拉杆的槽体内,扭转弹簧一端与布带卷轴连接,另一端与挂钩拉杆的扭转弹簧固定杆连接,扭转弹簧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挂钩拉杆的槽体内,辅助支撑带一端固定在布带卷轴上,辅助支撑带穿入固定卡口体内,固定卡口体与辅助支撑带另一端的两个连接件卡接,支架连接杆一端与固定卡口体外壁卡接,手机支架与支架连接杆通过万向关节轴承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客乘坐地铁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坐地铁时的辅助站稳装置,属于地铁辅助安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铁的便捷性已日益突出,为人们出行时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是地铁座位少的问题也深深影响着人们,当乘客站着乘坐地铁且需要使用到手机时,往往携带的包裹比较多,而手又要握着把手,防止在乘车过程中摔倒,而在手握把手时,使用手机极其不方便,鉴于此,设计一个多功能辅助站稳装置,集辅助站稳、支撑手机、悬挂包裹为一体,会大大的方便人们出行,同时也提供一种较安全的乘车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乘坐地铁时的多功能辅助站稳装置,用来保障乘客乘坐地铁过程中的安全性。
上述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乘坐地铁时的多功能辅助站稳装置,其组成包括挂钩拉杆、压紧拉杆、布带卷轴、扭转弹簧、辅助支撑带、固定卡口体、手机支架、支架连接杆及两个压力弹簧;
所述的压紧拉杆下端的横杆上靠近两端处各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的挂钩拉杆下端的辅助把手上靠近两端处各竖直固定有一根圆柱导轨,挂钩拉杆两根所述的圆柱导轨上端滑动穿过压紧拉杆所述的横杆上的两个通孔并与挂钩拉杆的槽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压力弹簧套装在挂钩拉杆的两根圆柱导轨上,并位于压紧拉杆的横杆与挂钩拉杆的辅助把手之间,所述的布带卷轴转动安装在挂钩拉杆的槽体内,所述的扭转弹簧一端与布带卷轴连接,扭转弹簧另一端与挂钩拉杆的扭转弹簧固定杆连接,挂钩拉杆所述的扭转弹簧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挂钩拉杆的槽体内,所述的辅助支撑带一端固定在布带卷轴上,辅助支撑带穿入所述的固定卡口体的长方形卡口内,固定卡口体与辅助支撑带另一端的两个连接件卡接,所述的支架连接杆一端与固定卡口体外壁卡接,所述的手机支架与支架连接杆通过万向关节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乘坐地铁时的多功能辅助站稳装置,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在提供辅助站稳、悬挂包裹功能的同时,保证了乘车人的安全,在乘坐途中通过手机安装架固定手机,起到辅助支撑手机的目的,通过手的重力使辅助支撑带在张紧状态,把包裹悬挂在挂钩拉杆底端的锯齿形钩挂开口上,可以放松肌肉,增加站着乘坐地铁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乘坐地铁时的多功能辅助站稳装置的等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乘坐地铁时的多功能辅助站稳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挂钩拉杆的轴测图。
图5是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槽体的仰视图。
图7是图6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压紧拉杆的轴测图。
图9是布带卷轴与扭转弹簧连接的轴测图。
图10是辅助支撑带的轴测图。
图11是图10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固定卡口体的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哈力动力传动及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哈力动力传动及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0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