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内核共享单平台实验教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0805.4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6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明星;区志江;蔡培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6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平台 内核 实验教学装置 单平台 主板 人机交互电路 本实用新型 独立板件 多显示器 分时交错 活动插座 简易信号 系统升级 用户使用 主板设计 转换电路 自行设计 宽电压 源电路 共享 电源 开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内核共享单平台实验教学装置,包括CPU内核板和资源平台主板两部分;CPU内核板为独立板件,资源平台主板设计有人机交互电路、A/D及D/A信号转换电路、RTC实时时钟电路、简易信号源电路、开放式I/O接口等,CPU开放所有I/O供用户使用,CPU内核板通过活动插座插入资源平台主板构成一个整体。用户可以自行设计CPU内核板使用,实现系统升级。设计3.3V‑5V宽电压范围,适应不同电源内核的CPU,设计了多显示器分时交错显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内核共享单平台实验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单片机体积小、功能强、使用简单,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用电器、工业控制、智能仪表等领域。作为大中专电子、通信、自动化等专业核心课程,单片机、ARM嵌入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单片机、嵌入式课程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手段,先使用虚拟仿真软件完成原理设计与编程,以提高效率,再将程序下载到实物板件运行调试。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高性能单片机逐渐取代传统51单片机,而32位ARM嵌入式处理器其性价比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欢迎。学校实验室硬件实验箱的设计是固定和不可升级的,当开设一门新型单片机或嵌入式处理器课程时,现有实验箱便无法满足新课教学需求。市场上实验箱硬件配置及其设计理念大多大同小异,重新购置设备势必会导致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多内核共享单平台实验教学装置,采用单一平台设计,通过更换不同内核处理器实现单平台资源共享,将人机交互接口、信号转换、实时时钟、通信接口等资源和模块设计在一个单板,通过标准的接口与CPU内核板连接,通过更换不同类型CPU内核板都可以共享该平台的所有硬件资源。由于定义了开放的统一接口规范,用户可以自行设计CPU内核板使用,实现系统升级。设计3.3V-5V宽电压范围,适应不同电源内核的CPU,设计了多显示器分时交错显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内核共享单平台实验教学装置,包括CPU内核板和资源平台主板两部分;CPU内核板为独立板件,资源平台主板设计有人机交互电路、A/D及D/A信号转换电路、RTC实时时钟电路、简易信号源电路、开放式I/O接口等,CPU开放所有I/O供用户使用,CPU内核板通过活动插座插入资源平台主板构成一个整体。
所述CPU内核板设计分成不同的内核,每种CPU内核单独设计一块PCB板,定义标准电气接口用活动插座插入平台主板,CPU内核板根据I/O口功能、电源、复位进行设计,人机交互电路、D/A转换在资源平台主板中预先接好线,通过短路帽与CPU I/O口连接,当需要使用这些资源时插上短路帽即可,去掉短路帽后则成为全开放I/O口,可以自由使用。
所述CPU内核板与资源平台主板之间定义了统一的电气接口规范,该统一电气接口规范中包含了I/O口、电源引脚、复位引脚、程序下载接口、特殊功能引脚,电源引脚同时接有5V、3.3V电压,以适应不同CPU型号电源要求,复位信号同时接入高电平复位和低电平复位信号。特殊功能引脚依据芯片型号不同定义不同功能有脉宽PWM、外部中断INTx、计数脉冲Tx,电源电路及复位电路设计在主板上,3.3V、5V电源电压同时接入CPU内核板,再从CPU内核板将电源馈入主板供给资源平台板使用,以实现CPU内核板、主板3.3V、5V电源自动切换,无需人为干预,复位电路设计手动复位功能,通过74AT04单反相器产生RESET、 两路不同极性复位电平,供CPU和主板硬件电路使用。
所述CPU内核板根据教学实际分别设计STC89C51、ATMEGA16、STM32F103、LPC2148等不同类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0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单片机和CPLD的实验板
- 下一篇:一种双坐标纸静电场描绘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