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结构电力保护套管成型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2609.0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4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钱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钱隆越溪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B29C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5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圈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底板 内模具 本实用新型 套管成型模 电力保护 多层结构 转动装置 顶盖 连接柱 滑轨 一体成型结构 安装过程 凹槽连接 龙骨支架 座椅安装 底盖 对孔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层结构电力保护套管成型模头,包括底板,底板设有内模具、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空隙,内模具和第一壳体之间设有空隙,内模具与底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上部均连接有顶盖,底板设有连接柱,连接柱设有滑轨,滑轨设有凹槽,凹槽连接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与顶盖连接,底盖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圈和第二连接圈,第一连接圈与第一壳体连接,第一连接圈与第二壳体连接,第二连接圈与第二壳体连接,第二连接圈与内模具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汽车龙骨支架安装过程中对孔繁琐,影响了座椅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管模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层结构电力保护套管成型模头。
背景技术
电力保护套管是电力工程中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PVC套管材料,也是非开挖专用的地下电力保护套管,厂家生产的电力保护套管长度一般为9米,而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的长度远远超过9米,这样就需要进行热熔接工作。电力保护套管常用模头进行制备。
目前,常用的电力保护套管模头采用单层设计,而单层的电力保护套管不能很好的为内部的电线或者电缆提供保护,会存在破损造成电线短路,外物容易对电线或者电缆造成破损。而地下的电线电缆出现问题时,需要开挖泥土,造成人工耗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多层结构电力保护套管成型模头,解决了常规电力保护套管模头只能生产单层套管,不能使电线或电缆得到有效的保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多层结构电力保护套管成型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底板设有内模具、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空隙,内模具和第一壳体之间设有空隙,内模具与底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上部均连接有顶盖,底板设有连接柱,连接柱设有滑轨,滑轨设有凹槽,凹槽连接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与顶盖连接,顶盖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圈和第二连接圈,第一连接圈与第一壳体连接,第一连接圈与第二壳体连接,第二连接圈与第二壳体连接,第二连接圈与内模具连接。第二壳体放在底板上进行连接,将顶盖翻转,在空隙中进行注塑,并通过滑轨向下滑动,带动顶盖,将顶盖的第二连接圈与第二壳体连接,并和内模具连接固定,第一连接圈与第一壳体连接固定。待塑料成型后,拉起顶盖,顶盖沿着滑轨向上滑动,使第一连接圈与第二连接圈脱离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顶盖沿着沿着转动装置进行转动,冷却后,拉起第一壳体,并取出第一层保护套管,拉起第二壳体取出第二层保护套管,安装时将两层套管进行套设连接。可以减少多次注塑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起到对电线或者电缆的保护作用。凹槽起到上下滑动的作用,转动装置沿着凹槽进行上下转动,方便使用。解决了常规电力保护套管模头只能生产单层套管,不能使电线或电缆得到有效的保护的问题。
进一步,转动装置包括转动轴、第一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和限位条,限位条与凹槽连接,第一转动块与第二转动块交错设置。转动装置通过第一转动块与第二转动块交错设置来达到转动的目的,方便使用,第一转动块与沿着转动轴进行转动,限位条起到固定的作用,使转动装置沿着凹槽进行上下滑动。
进一步,底板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与第一壳体连接,第二连接槽与第二壳体连接。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起到固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作用,分别插入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中,增加了封闭性,也增加了连接的强度,不易产生松动。
进一步,第一壳体的外侧设有第一固定板,底板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螺纹连接。第二固定板与底板为一体结构,通过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螺纹连接来增加第一壳体与底板的连接强度,增加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第一壳体的外侧设有手提块。手提块可以将第一壳体拉出,方便使用。
进一步,顶盖设有拉手。拉手方便拉起顶盖进行上下滑动,也可以方便转动,便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钱隆越溪五金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钱隆越溪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2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式MPP管挤出机用模头
- 下一篇:一种一模多用生产PE管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