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立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3950.8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1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倪光斌;苏永华;高策;周勇政;牛斌;曾志斌;仝强;夏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森海润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12 | 分类号: | B60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网立柱 劲性骨架 立柱本体 本实用新型 纤维增强树脂基 绝缘复合层 复合型材 外表包裹 耐腐蚀 耐化学腐蚀 承载能力 二次绝缘 绝缘性能 轻质高强 体积稳定 填充材料 现场安装 不变形 不导电 减震性 上端 端盖 吸潮 下端 芯部 生产工艺 底座 填充 老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网立柱,包括立柱本体,立柱本体上端安装有端盖,立柱本体的下端安装有底座,立柱本体包括钢劲性骨架,钢劲性骨架外表包裹着耐腐蚀绝缘复合层,耐腐蚀绝缘复合层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型材。本实用新型是在钢劲性骨架外表包裹着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型材,其腔体形钢劲性骨架芯部填充有填充材料,解决了现有接触网立柱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二次绝缘的过程,更好的提高了接触网立柱的绝缘性能。本实用新型根据接触网立柱不同外形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本专利具有轻质高强、承载能力高、不变形、不吸潮、体积稳定、耐化学腐蚀、耐老化、减震性好、不导电、结构简单、现场安装方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线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接触网立柱。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铁路线接触网立柱使用的材料都为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材料,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接触网立柱和金属接触网立柱自身重,绝缘性能比较差,因此钢筋混凝土和金属接触网立柱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二次绝缘,特别是在电气化线路中,绝缘性能要求更高。另外,钢筋混凝土接触网立柱必须要在现场进行施工,这就增加了施工周期,其劳动强度增大。金属材料无绝缘性,若是出现漏电的情况将会导致整条铁路线的瘫痪,并且金属材料易锈蚀,故每年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维护,在维护过程中对维护人员的身体造成损坏,同时破坏环境,钢筋混凝土接触网立柱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不可修复使用,浪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接触网立柱,其具有轻质高强、承载能力高、不变形、不吸潮、体积稳定、耐化学腐蚀、耐老化、减震性好、不导电、结构简单、现场安装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接触网立柱,包括立柱本体,立柱本体上端安装有端盖,立柱本体的下端安装有底座,立柱本体包括钢劲性骨架,钢劲性骨架外表包裹着耐腐蚀绝缘复合层,耐腐蚀绝缘复合层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型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立柱本体为上下截面相等的立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立柱本体为有锥度的立柱,即立柱下截面尺寸大,上截面尺寸小,其锥度为1:80——1:150。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钢劲性骨架为腔体形或工字钢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钢劲性骨架的腔体为单腔体或多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具有腔体的钢劲性骨架的外形为Ⅱ形、圆形、四边形或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立柱本体上端面安装有端盖,立柱本体与端盖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端盖由端盖帽和端盖嵌入体组成,端盖帽和端盖嵌入体为整体,端盖嵌入体与钢劲性骨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腔体形钢劲性骨架内有填充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立柱本体的下端安装有底座,立柱本体与底座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底座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螺栓孔用来与地脚螺栓连接固定,底座上设有与圆形、四边形、多边形的立柱本体形状相匹配的封闭柱体,或底座上设有与Ⅱ形、工字钢形的立柱本体形状相匹配的相对设置的“U”型板,底板上设有多根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根据接触网立柱不同外形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原材料浪费少,整体性和截面形状一致性好,型材长度不受限制。
2、自重轻、强度高。
3、可设计性高:根据接触网立柱所要求承受的负荷,设计制造不同厚度、截面、形状、尺寸及不同强度的立柱。
4、耐腐蚀性好:接触网立柱耐腐蚀,无须定期维护保养,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节约了维修和防护费用,尤其在一些工作环境恶劣的地方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森海润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森海润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3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