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窑余热锅炉的备用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4250.0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4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杰;李培涛;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F23J15/02;C03B5/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陈俊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道 热管换热器 余热锅炉 管式换热器 换热 脱硝 玻璃窑余热锅炉 出气烟道 换热系统 进气烟道 烟气出口 烟气入口 烟气 备用 本实用新型 冷却介质 脱硫系统 脱硝系统 烟道闸板 烟气治理 换热器 连接管 冻裂 入水 脱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玻璃窑余热锅炉的备用换热系统,包括管式换热器与热管换热器,余热锅炉的进气烟道通过第一烟道连接管式换热器的烟气入口,管式换热器的烟气出口通过第二烟道与余热锅炉的脱硝进气烟道相连,热管换热器的烟气入口通过第三烟道与余热锅炉的脱硝出气烟道相连,热管换热器的烟气出口通过第四烟道与余热锅炉的出气烟道相连;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与第四烟道分别设有烟道闸板;经过管式换热器换热的烟气进入脱硝系统脱硝,经过热管换热器换热的烟气进入脱硫系统脱硫,实现烟气治理;在换热时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无需通入水,因此能够避免出现冬季设备冻裂的情况;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窑余热利用和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玻璃窑余热锅炉的备用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窑炉排出的烟气温度一般在400~600℃之间,排出的烟气中含有NOx、SO2和烟尘等污染环境的气体。目前普遍的余热利用和烟气治理是余热发电和脱硝、脱硫、除尘一体化。由于烟气脱硝最佳的温度选择是330~380℃之间,脱硫最佳的选择是使用半干法工艺,要求的温度最佳范围是150~200℃之间,因此一般的烟气流程是:高温烟气先进入余热锅炉的高温换热段,然后离开余热锅炉去脱硝系统,经过脱硝后的烟气再回到余热锅炉,经过余热锅炉的低温换热段,离开余热锅炉后进入脱硫除尘系统。
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要求玻璃窑烟气排放不得出现超标现象,这就要求余热利用和烟气治理系统不得出现停机现象。由于玻璃窑烟气含有大量的具有粘附性的粉尘,余热锅炉就必然会出现换热面粉尘逐渐积累的过程,当粉尘积累到一定程度,换热效果就会很差,通道阻力就会使引风机无法克服,此时,余热锅炉就必须停止运行,离线进行人工清灰。这就使得烟气治理系统所需要的烟气温度无法达到,使得烟气治理系统被迫停机,造成烟气排放污染物严重超标。
目前,常规的做法是采用备用余热锅炉系统,当需要离线清灰时,开启备用余热锅炉系统对烟气进行降温,但是这种方式成本很高,另外,处在备用状态的锅炉不仅会出现腐蚀,冬天还会冻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窑余热锅炉的备用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能够避免出现冬季设备冻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窑余热锅炉的备用换热系统,包括管式换热器与热管换热器,余热锅炉的进气烟道通过第一烟道连接管式换热器的烟气入口,管式换热器的烟气出口通过第二烟道与余热锅炉的脱硝进气烟道相连,热管换热器的烟气入口通过第三烟道与余热锅炉的脱硝出气烟道相连,热管换热器的烟气出口通过第四烟道与余热锅炉的出气烟道相连;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与第四烟道分别设有烟道闸板。
进一步的,所述管式换热器为鳍片管式。
进一步的,所述热管换热器也为鳍片管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舍弃另外设置一套余热锅炉的传统方式,仅仅设置管式换热器与热管换热器连接到余热锅炉对应的烟道上,经过管式换热器换热的烟气进入脱硝系统脱硝,经过热管换热器换热的烟气进入脱硫系统脱硫,实现烟气治理;在换热时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无需通入水,因此能够避免出现冬季设备冻裂的情况;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4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窑降温用卧式余热锅炉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氮化钒生产的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