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桃破壳取整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4459.7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5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姚富龙;夏中臣;李安;王文涛;王维鹏;陈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富龙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843300 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桃破壳 取整 本实用新型 传送装置 进料传送装置 食品加工设备 果核 分选装置 破壳装置 生产效率 压力均匀 整体框架 挤压头 破壳 省时 省力 核桃 收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桃破壳取整仁装置,包括整体框架、进料传送装置、分选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破壳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桃破壳取整仁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食品加工设备,挤压头组设计巧妙,对核桃压力均匀,适合于完整果核收获,不仅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生产效率高,结构紧凑,破壳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桃破壳取整仁装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核桃栽培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以上,主要种植区域在西南和西北。在国际市场上,核桃和杏仁、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4大干果,核桃作为保健食品早已被国内外所认识。我国核桃总产量约31万吨,全国人均占有0.24kg。针对核桃加工存在的问题和市场的需求,核桃需要脱壳且需要得到完整果核,而目前脱壳主要由人工完成,但人工破壳难以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因此研制高效完整破壳机成为当务之急。核桃是我国干果类传统出口商品之一,核桃取仁我国历来靠手工,一人一天仅能砸30斤核桃,取仁约 12斤,以天津口岸年出口核桃仁5000吨计,仅取仁一项需占80多万个劳动日,而且,加工和出口的时间紧,任务重,且形成与农业争劳力的局面,所以,实现核桃取仁及整仁机械化,对解放劳动力,支援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研究在核桃的破壳过程中,更能适用于市场及个人的需要,解决其在市场上的通用性,机器的移动方便性以及在使用中的空间利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核桃破壳取整仁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作业要求,对其进行一定的自由调整,生产效率高,结构紧凑,破壳得果实完整且破壳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核桃破壳取整仁装置,
包括整体框架、进料传送装置、分选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破壳装置。
具体而言,整体框架用于设备的安装,进料传送装置斜坡式设置向上传送,包括进料传送装置骨架、进料传送轴承组、进料传送皮带和进料传送装置侧板。
分选装置竖直设置,包括进料口、通道、分级滚筛和收集箱,其中进料口用于收集从进料传送装置传送而来核桃,通道安装于进料口的下方并通向分级滚筛,分级滚筛设置在收集箱上,分级滚筛为市面常见的通用型结构的滚筛,广泛适用于水果、蔬菜、农作物的筛选。经过分级滚筛的筛选后,符合需求大小的核桃会进入收集箱。
收集箱的底部通入第一传送装置,该第一传送装置斜坡式设置向上传送,包括组装架,安装于组装架两端的轴承座,每个轴承座上设置有链盘,围绕两个链盘设置有链条,链条的每个链节上都固定有核仿形辊子,仿形辊子能够实现与接触物一一紧密贴合,具体形状根据核桃形状特征能够制作,这对于制作仿形辊子的技术人员是能够轻松实现的,这样当核桃进入第一传送装置,经过仿形辊子的作用,核桃便一一排队依次流转。
第二传送装置水平设置,第一传送装置的出料位置与第二传送装置的进料位置相靠近并设置有滑槽,核桃能从第一传送装置的出料位置通过滑槽流入第二传送装置的进料位置。
第二传送装置包括有第一传送装置的全部结构,第二传送装置的出料位置和破壳装置的左端靠近,核桃能够从第二传送装置滚入破壳装置,破壳装置包括水滴状的凸轮、固定轴和转动架,固定轴将凸轮和转动架轴心固定,凸轮位置固定周身具有槽道,转动架能够在固定轴上转动,转动架呈纺车绕线架状并具有10个横杆,每个横杆上具有多个破壳头组,破壳头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就破壳头组而言,包括承接筐和推杆,承接筐内设置有固定夹片和活动夹片,活动夹片和推杆固定连接,推杆穿过承接筐外的一端呈U形并与凸轮的槽道相互配合,承接筐配套以螺栓和螺母固定在转动架的横杆上。这样,当转动架旋转的时候,推杆随着凸轮的槽道的变化推动活动夹片,进而对核桃进行破壳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富龙,未经姚富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4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椒去籽装置
- 下一篇:一种莲子高效去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