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批量制备小体积滤液样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4958.6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1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崔莹;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G01N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滤 连接管件 针头 真空发生装置 滤液样品 批量制备 收集瓶 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 一次性用品 操作流程 单独控制 电力设备 辅助作用 交叉污染 组件包括 抽滤筒 多联 阀门 压滤 并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批量制备小体积滤液样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抽滤组件、连接管件和真空发生装置等部分。抽滤组件包括注射器、针头滤器、抽滤筒和收集瓶等组成部分,其中注射器、针头滤器和收集瓶均为一次性用品,可有效避免样品间的交叉污染并简化操作流程。多个抽滤组件通过连接管件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使用抽滤而非手动压滤方式的方式使样品通过针头滤器,从而有效利用电力设备的辅助作用;同时,多联并行的设计使该装置可同时处理多个样品,并通过连接管件上的阀门对每个样品的处理过程实现单独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水环境、生物医药、化学等领域的样品制备,尤其是一种批量制备小体积滤液样品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过滤是水样分析检测过程中的最常见的前处理方式,通过过滤实现水样中固相悬浮物质和液相可溶物的分离,通过对过滤介质的选择,例如:不同过滤孔径的滤膜或筛绢等,实现不同的分离效果,从而制备满足不同检测项目要求的悬浮物样品或滤液样品。通常,若以水样中的悬浮物为检测目标,如:叶绿素、颗粒有机碳、颗粒有机氮等,则以过滤后的过滤介质为样品;若以水样中的可溶物为检测目标,如溶解有机碳、营养盐、重金属等,则以过滤后的滤液为样品。抽滤是实际操作中最常用的过滤方式,它通过真空装置形成的负压加快过滤进程。一套基本的抽滤装置包括样品杯、过滤漏斗、抽滤瓶和真空泵等主要部件。一些特别设计的抽滤装置被设计为多组上述部件的并联或串联模式,从而实现多个水样的同步过滤,提高效率,节省样品处理时间。然而,这种多联抽滤装置通常是针对收集过滤介质的需求而设计的。
目前,滤液样品的制备通常通过两种途径:1)直接采集使用抽滤装置制备悬浮物样品时形成的滤液。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在于:处理过程可利用电力设备辅助,节省人力,同时可通过多联的方式大幅提高样品处理的效率。其缺点在于:首先,抽滤形成的滤液收集在抽滤瓶中,由于抽滤瓶需要重复使用,因此样品间交叉污染的风险较高,每处理一个样品都需要对抽滤瓶反复润洗,增加了操作环节;其次,用于分离悬浮物的过滤介质的孔径规格有可能与制备滤液样品的要求不匹配,如采用大孔径滤膜时会有较多细小颗粒物透过过滤介质进入滤液,导致针对可溶物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这种处理方式通常适用于对检测精度要求不高而样品数量较多的场合。2)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滤器,通过手动压滤的方式进行滤液样品的制备。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在于:可有效降低滤液样品被污染的风险。其缺点在于:处理过程需人工逐个进行,无法有效利用电力设备的辅助作用,样品处理的效率较低,在大面积、多站位、多水层的现场调查中,由于样品数量较大,手动压滤方式往往不能胜任;此外,对于某些颗粒物或胶体含量较高的水体,手动压滤也较为困难。这种处理方式通常适用于检测精度要求较高而样品数量不大的场合。
综上所述,对于滤液样品的制备,现有的多联抽滤方法较为高效但易导致样品污染,而一次性针头滤器手动压滤方法可有效避免污染但处理过程效率较低。目前,尚缺乏一种同时满足高效和低污染风险要求的滤液样品制备方法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由抽滤组件、连接管件和真空发生装置组成的用于批量制备小体积滤液样品的装置。所述抽滤组件包括注射器、针头滤器、抽滤筒和收集瓶等组成部分,由于与样品接触的注射器、针头滤器和收集瓶均为一次性用品,可有效避免样品间的交叉污染并简化操作流程。多个抽滤组件通过连接管件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使用抽滤而非手动压滤方式的方式使样品通过针头滤器,从而有效利用电力设备的辅助作用;同时,多联并行的设计使所述装置可同时处理多个样品,并通过连接管件上的阀门对每个样品的处理过程实现单独控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批量制备小体积滤液样品的装置,包括抽滤箱、主连接管、次连接管、抽滤组件、连接管支架及真空泵,所述抽滤箱为封闭的箱体,其一侧面设有主管接口、顶部设有真空吸口、底部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设有开关阀;
所述主连接管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件,其两侧壁上依次对称设有数个次管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49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