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帆陆基升降试验用工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5160.3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6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璇;许红;贾智棋;于海波;矫岩丽;张景天;姜志;田兴周;张冲;祝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舵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董玉良 |
地址: | 116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帆 陆基 绳轮 升降 本实用新型 配重块 有效地 试验 钢丝绳连接 钢丝绳末端 测试成本 测试空间 支架顶端 支架设置 支架下部 钢丝绳 模拟风 滑轮 后套 支架 变更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帆陆基升降试验用工装系统,包括支架、绳轮、钢丝绳和配重块;所述支架设置在地面上,支架顶端设置绳轮,支架下部通过钢丝绳连接风帆设备后套挂在绳轮上,钢丝绳末端设置配重块。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对风帆设备进行陆基升降试验,并通过滑轮的原理,在风帆设备需承受模拟风载荷的数值不变的基础上,将测试重量变更为原有重量的1/2,在能达到测试结果的目的下,有效地节省了测试成本及测试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帆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帆陆基升降试验用工装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风帆在国内是首次设计、研制、试制和加工的新设备,没有成熟的产品为依托,需在陆地上对系统进行测试试验,用以验证风帆及其主要设备系统的功能。风帆整体升降为液压驱动,测试升降的过程必须保证系统动作时能够承受住模拟风载荷,即固定受力,因此需检验风帆升降设备能否达到模拟风载荷下满足正常的升降功能。因为需测试的模拟风载荷即固定受力较大,测试数值较多,需用外用载荷代替,因此需要有相应的工装系统满足风帆试验要求。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测试风帆升降的工装系统,检验风帆升降设备能否达到在模拟风载荷下满足正常的升降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帆陆基升降试验用工装系统:包括支架、绳轮、钢丝绳和配重块;所述支架设置在地面上,支架顶端设置绳轮,支架下部通过钢丝绳连接风帆设备后套挂在绳轮上,钢丝绳末端设置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通过连接装置连接风帆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风帆保护装置、第一卸扣、第一长吊环和系泊卸扣,所述风帆保护装置固定装配到风帆设备上,第一长吊环通过第一卸扣连接至风帆保护装置,第一长吊环另一端连接系泊卸扣,所述钢丝绳从支架下部穿过系泊卸扣后套挂在绳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风帆保护装置为环状结构,风帆保护装置套设在风帆设备上,风帆保护装置外圈钢板与内圈衬板之间径向均匀设置若干固定杆固定风帆保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下部设置第二卸扣,钢丝绳通过第二卸扣连接在支架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末端通过第三卸扣连接第三长吊环,第三长吊环另一端设置吊带,吊带下方悬挂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为若干不同重量的配重砝码组装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截面为钝角三角形,钝角与地面相邻,钝角所对应的长边与风帆设备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末端与地面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内部设置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对风帆设备进行陆基升降试验,并通过滑轮的原理,在风帆设备需承受模拟风载荷的数值不变的基础上,将测试重量变更为原有重量的1/2,在能达到测试结果的目的下,有效地节省了测试成本及测试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工装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II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III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IV处放大图,
图6为风帆保护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7为风帆保护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8为风帆保护装置图6中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舵轴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舵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5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压缩氧气自救器校验仪
- 下一篇:一种可变重量的海洋沉积物采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