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机格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5961.X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4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承思;卢秉贺;李希岩;宫占峰;李庆飞;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栅装置 飞机 格栅组件 格栅片 组合式 结构主体 热量积蓄 散热性能 通风性能 通风装置 散热 格栅 机身 底座 通风 组装 配置 | ||
一种飞机格栅装置,能使飞机通风装置中的通风性能和散热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所述飞机格栅装置用于对飞机的热量积蓄区域的机身进行通风、散热,其中,所述飞机格栅装置是组合式的飞机格栅装置(10),所述组合式的飞机格栅装置(10)由结构主体(20)以及两个以上的格栅组件(30)组装而成,两个以上的所述格栅组件(30)中的每个由紧密布置的多个格栅片(31)和用于配置多个格栅片(31)的一个格栅底座(32)连接而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格栅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性能的组合式的飞机格栅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飞机的机身中具有大量的设备,一部分设备在运转时会产生热量,而使大量的热量积蓄在机身结构内,由此,导致环境温度升高,会对机身结构和其它飞机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转产生不良甚至是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热量积蓄区域(即,所谓的“高热区”)的机身通风散热设计便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图1是现有的飞机格栅装置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飞机通风装置设计成具有整体式的飞机格栅装置100。由于整体式的装置工艺制造难度大,并且格栅110布置数量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裂纹,相应的产品废品率增高,因此,传统的飞机格栅装置100中,格栅110布置得稀疏。
但是,格栅数量的多少与通风有直接关系,通风情况与散热能力有直接关系,因此,一个散热良好的格栅装置应该有数量较多的格栅。
因此,如何在飞机通风装置中设计成使格栅更加紧密、即在飞机通风装置中设置更多数量的格栅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飞机通风装置中的通风性能和散热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的飞机格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飞机格栅装置,对飞机的热量积蓄区域的机身进行通风、散热,其特征是,
所述飞机格栅装置是组合式的飞机格栅装置,
所述组合式的飞机格栅装置由结构主体以及两个以上的格栅组件组装而成,
两个以上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每个由紧密布置的多个格栅片和用于配置多个格栅片的一个格栅底座连接而成。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由于相比于现有的一体式的飞机格栅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的)飞机格栅装置中的每个零件结构简单,并且无须像现有技术这样一体地形成其中的格栅(格栅片),而是通过将结构主体与两个以上的格栅组件组装而成,因此,降低了单个产品的制造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单个产品的废品率,有利于工艺制造并节约成本。
另外,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由于格栅组件由多个格栅片和一个格栅底座连接而成,且多个格栅片不再像现有技术这样受整体制造工艺影响,因此,格栅组件的多个格栅片能够布置得更紧密。由此,能使通风性能和散热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飞机格栅装置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飞机格栅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是,
所述格栅组件通过嵌插或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由于通过嵌插或是通过紧固件,将格栅组件与结构主体连接,因此,组装简单且不会使格栅组件破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飞机格栅装置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飞机格栅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是,
所述结构主体构成所述飞机格栅装置的基础外形结构,并且由与所要制造的所述飞机格栅装置相应形状的结构基板构成。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能使飞机格栅装置的每个零件(特别是结构主体)简单,降低产品的制造难度,进而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有利于工艺制造并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5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