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庭自动防跑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7479.X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8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永宏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E03B7/07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陈宝玲 |
地址: | 73003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控制水阀 本实用新型 防跑水装置 水敏传感器 中间继电器 凹坑 电磁铁电源 继电器电源 输入端连接 卫生间地板 自来水入户 家庭跑水 家庭水管 人工干预 自控装置 输出端 总水阀 总水源 跑水 总管 厨房 | ||
一种家庭自动防跑水装置,属于家庭水管自控装置。本实用新型在自来水入户总管上安装电磁控制水阀,在厨房或卫生间地板平面下设置凹坑,凹坑内设置水敏传感器,水敏传感器通过继电器电源与中间继电器输入端连接,中间继电器输出端通过电磁铁电源与电磁控制水阀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彻底解决家庭跑水问题,结构简单,电磁控制水阀是家中的总水阀,跑水时总水源便会被立即切断,整个过程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干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水管自控装置,涉及一种家庭自动防跑水装置。
背景技术
家庭中主要是厨房与卫生间有水源。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跑水现象,即流出来的水来不及从下水道流出,或者无法流入下水道,在房间地面上形成大量积水。但是偶尔发生的跑水现象,也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烦恼,严重时还会流向下一层影响别人。特别是当家中无人时发生的跑水现象,其后果就会更加严重。目前没有发现有家庭跑水后自动关闭自来水阀门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家庭自来水跑水后自动关闭自来水阀门的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解决方案是在自来水入户总管2上安装电磁控制水阀1,在厨房或卫生间房间地面17下设置凹坑9,凹坑9内设置水敏传感器,水敏传感器通过继电器电源6与中间继电器5输入端连接,中间继电器5输出端通过电磁铁电源4与电磁控制水阀1相连。
水敏传感器是在绝缘支架12上安装上导电体14和下导电体13,上导电体14和下导电体13的一端分别连有上导电体导线11和下导电体导线10。上导电体14和下导电体13的形状是管状体或实心柱体,材料是不锈钢。凹坑9与水敏传感器之间设有活动壳体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彻底解决家庭跑水问题,结构简单,电磁控制水阀是家中的总水阀,跑水时总水源便会被立即切断,整个过程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干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磁控制水阀,2-入户总管,3-电磁铁,4-电磁铁电源,5-中间继电器,6-继电器电源,7-A接线柱,8-B接线柱,9-凹坑,10-下导电体导线,11-上导电体导线,12-绝缘支架,13-下导电体,14-上导电体,15-活动壳体,16-盖板,17-房间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在自来水入户总管2上安装电磁控制水阀1,电磁控制水阀1是常开型,在厨房或卫生间的房间地面17下设置凹坑9,凹坑9内固定安装有绝缘支架12,绝缘支架12上安装有上导电体14和下导电体13,上导电体14和下导电体13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一般控制在8-12毫米,并且裸露在凹坑9内,上导电体14和下导电体13的形状是管状体或实心柱体,材料是不锈钢。上导电体14和下导电体13的一端分别连有上导电体导线11和下导电体导线10,上导电体导线11与A接线柱7连接,下导电体导线10与B接线柱8连接,A接线柱7和B接线柱8固定在绝缘支架12上,A接线柱7和B接线柱8通过继电器电源6与中间继电器5输入端连接,给传感器提供2V的交流电流。由于两个金属棒相互不接触,继电器电源6是2V的交流电,处于断开状态。中间继电器5输出端通过电磁铁电源4与电磁控制水阀1的电磁铁3相连,给电磁铁电源4提供12V(也可以是36V)的交流电,电磁控制水阀1上有电磁铁3。凹坑9上设有盖板16。
实施例二,在自来水入户总管2上安装电磁控制水阀1,在厨房或卫生间的房间地面17下设置凹坑9,凹坑9内设有一个活动壳体15,活动壳体15上固定安装有绝缘支架12,活动壳体15的底板设有漏水孔。其他结构、连接形式与实施例一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永宏,未经白永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7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