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7813.1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殷延超;张益;何应德;农时猛;刘福道;赵文奇;张永东;杨广建;李静;李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康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3/00 | 分类号: | E01B23/00;B60B17/00;B61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冀学军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圆管形轨道 凹形槽 圆钢管 圆弧槽 平行 轨道系统 间距偏差 室外环境 圆形开槽 短连接 夹具 枕木 本实用新型 等间距布置 自适应调整 长连接件 轨道装置 系统领域 脱轨 传感器 紧固 承载 轨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属于轨道装置系统领域,包括圆管形轨道和圆形开槽轮毂;圆管形轨道由两根固定间距的平行圆钢管组成,且固定在枕木上,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等间距布置若干短连接件用于承载传感器,且短连接件两端紧固在圆管形轨道上。两根平行圆钢管通过长连接件两端的夹具固定在轨道上。圆形开槽轮毂包括圆弧槽轮毂和凹形槽轮毂;两个圆弧槽轮毂放在圆管形轨道一侧,两个凹形槽轮毂放在圆管形轨道另一侧,圆弧槽轮毂带动凹形槽轮毂运动,由于凹形槽轮毂内径较大,能自适应调整;可以解决圆管形轨道间距偏差问题,避免圆管形轨道间距偏差过大产生脱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装置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辅助铁路列检机器人的工作。
背景技术
铁路列检机器人是用于铁路车辆技术检查的系统,其中轨道系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列检机器人按指定轨迹和预设速度行驶。铁路货车列检在室外的作业股道进行,在现有技术中,雨、雪和冰冻等天气,以及铁路道砟等异物均是影响列检机器人轨道系统正常作业的原因,严重的可能导致列检机器人无法正常作业,影响铁路安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列检机器人在室外环境中存在的左右偏移、上下颠簸和轨道防雪、除障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辅助列检机器人快速稳定的工作。
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包括圆管形轨道和圆形开槽轮毂;
所述的圆管形轨道由两根平行圆钢管组成,固定在枕木中间上表面凹槽部位,承载圆形开槽轮毂的来回移动;
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等间距布置若干短连接件;短连接件用于承载传感器,且两端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圆管形轨道上,通过调整紧固件的位置进一步调整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的间距;
两根平行圆钢管通过长连接件固定在枕木之间;长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夹具固定在两个轨道上;长连接件与两根平行圆钢管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
所述的圆形开槽轮毂包括:圆弧槽轮毂和凹形槽轮毂;
两个圆弧槽轮毂放在圆管形轨道一侧,两个凹形槽轮毂放在圆管形轨道另一侧,圆弧槽轮毂带动凹形槽轮毂运动,减弱运动过程中的蛇形运动,凹形槽轮毂自动适应圆管形轨道的间距偏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为列检机器人提供一种适应室外环境平稳快速作业的运行系统,圆管形轨道具有自洁功能,冰、雪和其它异物不会留存在轨道上,因而系统具备防冰冻、防雪和防障碍物等功能。
(2)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具有根据轨道铺设路径自动导向功能,具有减弱蛇形运动的自适应功能,具有适应圆管形轨道间距偏差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总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剖视图1。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剖视图2。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局部视图1。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局部视图2。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的凹形槽轮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康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康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7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