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淀粉粒度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9026.0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6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施富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打散器 进样器 可拆卸的 进液口 排液口 内腔 本实用新型 粒度检测仪 淀粉粒度 分析仪 进液管 排液管 烧杯 检测技术领域 淀粉品质 节约设备 侧壁 内壁 下端 磨损 开口 容纳 维修 延伸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淀粉粒度分析仪,具体涉及淀粉品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粒度检测仪和进样器,粒度检测仪和进样器相连,进样器设有容纳烧杯的内腔,内腔的开口位于进样器的侧壁上,内腔的顶部的内壁上依次设有进液口、打散器接口和排液口,进液口和排液口以及打散器接口分别可拆卸的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的下端分别可拆卸的设有进液管和排液管以及打散器,进液管和排液管以及打散器均延伸到烧杯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可拆卸的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大大延长进液口、排液口和打散器接口的磨损周期,减少专门的维修次数,从而节约设备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淀粉品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淀粉粒度分析仪。
背景技术
淀粉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制造淀粉是所有绿色植物贮存能量的一种方式。它也是人类饮食中最常见的碳水化合物,马铃薯,小麦,玉米,大米,木薯等主食中就含有大量的淀粉。植物组织中淀粉含量、淀粉的品质直接决定了该品种的经济价值及实用性,对淀粉基衍生产品的性能也具有关键的决定作用,因此无论是在植物育种中,还是在淀粉基产品加工中,检测分析淀粉含量及淀粉品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及质控手段。其中对于淀粉的粒径大小的检测通常使用淀粉粒度分析仪。
现有的一种淀粉粒度分析仪包括粒度检测仪和进样器,粒度检测仪和进样器相连,进样器设有容纳烧杯的内腔,内腔的开口位于进样器的侧壁上,内腔的顶部的内壁上依次设有进液口、打散器接口和排液口,进液口和排液口以及打散器接口分别可拆卸的设有进液管和排液管以及打散器,进液管和排液管以及打散器的端部均延伸到烧杯的底部,使用时,进液管会从烧杯内吸走待检测的淀粉溶液经过进液口后再进入到粒度检测仪内进行检测,然后再回流到排液口,进而再经过排液管,最后回流到烧杯中,而后再将烧杯内的淀粉溶液倒掉,取来清水进行循环清洗粒度检测仪的管道以及检测探头,这其中都需要将进液管和排液管以及打散器从进液口和排液口以及打散器接口上拆除,然后才能够将烧杯取出,经过长期的不停的拆除安装,会造成进液口和排液口以及打散器接口磨损而导致口径变大,导致与进液管和排液管以及打散器接口的连接密封性变差,影响粒度检测仪的检测的精度,因此,需要将整个取样器拿去找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这样势必会增加设备维护成本。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淀粉粒度分析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淀粉粒度分析仪,可拆卸的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大大延长进液口、排液口和打散器接口的磨损周期,减少专门的维修次数,从而节约设备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淀粉粒度分析仪,包括粒度检测仪和进样器,所述粒度检测仪和所述进样器相连,所述进样器设有容纳烧杯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开口位于所述进样器的侧壁上,所述内腔的顶部的内壁上依次设有进液口、打散器接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排液口以及所述打散器接口分别可拆卸的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下端分别可拆卸的设有进液管和排液管以及打散器,所述进液管和所述排液管以及所述打散器均延伸到所述烧杯的底部。在将所述烧杯从所述内腔中取出或者放进时,只需要将所述进液管和所述排液管以及所述打散器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拆卸下来即可,当出现磨损时,只需要重新更换成对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进液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排液管或者所述第三连接管和所述打散器即可,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维修,也就意味着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需要使用一段时间后才会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排液口以及所述打散器接口上拆卸下来,从而会很长时间才会将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排液口以及所述打散器接口磨损,因此,专门的维修次数大大减少,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9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