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淤沙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1511.1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3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高继贤;程龙;陈建坤;侯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晟华兴国际建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5/2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真空装置 压缩空气管 本实用新型 采集装置 筛网 排气 漏斗 采集 河道 螺纹连接 使用寿命 穿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淤沙采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沙采集装置包括管道;管道的侧部上设有抽真空装置;管道的内部设有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管的一端通过连接部与管道一端的外侧螺纹连接,压缩空气管的另一端上设有排气尖端;管道的另一端上设有吸沙漏斗,吸沙漏斗上设有筛网,排气尖端从筛网的中心穿出。本实用新型减轻了抽真空装置的负担;使采集淤沙的效率更高,延长了抽真空装置的使用寿命,便于清理,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淤沙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淤沙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为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而河道往往需要经常治理维护以保证通航。而河道淤沙的清理往往需要采用吸沙器将其中的淤泥、沙子等吸出,以往采用的吸沙器结构包括吸沙管,头部设有吸沙口,尾部设有空气挤压器,这种结构虽然简单,操作方便,然而其对于沉积较厚,较深的淤沙往往需要更大的吸力,从而增大设备的负担,也影响吸沙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淤沙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河道淤沙采集装置,包括管道;管道的侧部上设有抽真空装置;管道的内部设有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管的一端通过连接部与管道一端的外侧螺纹连接,压缩空气管的另一端上设有排气尖端;管道的另一端上设有吸沙漏斗,吸沙漏斗上设有筛网,排气尖端从筛网的中心穿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部和螺纹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螺纹连接部一体连接;压缩空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螺纹连接部为中空结构;螺纹连接部的内侧设有内螺纹,管道的外侧设有外螺纹,螺纹连接部与管道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尖端与压缩空气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沙漏斗通过漏斗扩展部与管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的侧部设有淤沙装卸口,所述淤沙装卸口上设有装卸板,所述装卸板的一端与管道铰接,装卸板的另一端与装卸板可拆卸密封连接。
一种河道淤沙采集装置,包括管道;管道的侧部上设有抽真空装置;管道的内部设有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管的一端通过连接部与管道一端的外侧螺纹连接,压缩空气管的另一端上设有堵头;压缩空气管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个孔;管道的另一端上设有吸沙漏斗,吸沙漏斗上设有筛网,堵头从筛网的中心穿出,所述堵头与压缩空气管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河道淤沙采集装置通过可上下移动位置的压缩空气管伸入沉积的淤沙中,通过压缩空气将淤沙吹起至吸沙漏斗的筛网,进而将淤沙采集至管道内,从而本实用新型减轻了抽真空装置的负担;使采集淤沙的效率更高,延长了抽真空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缩空气管通入压缩空气对管道的内壁进行清理;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更便于清理,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部;2-螺纹连接部;3-负压发生器;4-管道;5-吸沙漏斗;6-筛网;7-排气尖端;8-压缩空气管;9-装卸板,10-压缩空气连接管,11-漏斗扩展部,12-堵头;13-多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晟华兴国际建工有限公司,未经中晟华兴国际建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1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