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导电涂层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的导电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5153.1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8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东;王锋;羊森林;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40 | 分类号: | F03D80/4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刘凯 |
地址: | 618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涂层 碳纤维布 加热融冰装置 导电金属片 导电接头 风电叶片 金属丝 本实用新型 涂覆 导电连接部 导电连接 发热效率 供电导线 加热效果 两端表面 叶片表面 碳纤维 铺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导电涂层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的导电接头结构,所述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包括铺覆在叶片表面的碳纤维布,在所述碳纤维布两端表面分别涂覆有导电涂层,在所述导电涂层上设置有导电金属片或金属丝,所述导电金属片或金属丝与供电导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碳纤维布端部涂覆导电涂层,通过导电涂层能够将碳纤维布的导电连接部形成一整体导电连接点,确保碳纤维布中每一束碳纤维丝都能与导电涂层连接或接触,提高碳纤维布的整体发热效率,同时通过在导电涂层上设置导电金属片或金属丝,从而提高导电接头结构与碳纤维布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碳纤维布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加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导电涂层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的导电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风电机组在寒冷气候环境下运行时,在冬季机组叶片表面通常会发生较为严重的覆冰,覆冰后叶片的气动外形发生明显变化,将严重影响叶片的气动效率,使机组的发电效率下降,覆冰后机组和叶片载荷的也会增加,当三支叶片载荷和质量矩互差达到一定程度时,通常会引发机组的振动,从而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通常为了机组安全运行,叶片覆冰后机组将停止运行,因此风电叶片结冰将导致严重的发电量损失。
为了解决叶片表面覆冰的问题,目前有采用在叶片表面铺覆碳纤维布,通过对碳纤维布通电进行加热的结构设计,由于需要对碳纤维布进行通电,因此在碳纤维布上需要设置导电接头,现有的导电接头结构设计较为复杂,而且连接稳定性不高,导电部件与碳纤维布连接不够彻底,从而造成碳纤维布加热效率不高,甚至完全失去加热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确保碳纤维布导电接头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带导电涂层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的导电接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导电涂层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的导电接头结构,所述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包括铺覆在叶片表面的碳纤维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碳纤维布两端表面分别涂覆有导电涂层,在所述导电涂层上设置有导电金属片或金属丝,所述导电金属片或金属丝与供电导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导电涂层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的导电接头结构,其所述导电涂层由银浆或石墨烯类导电材料涂覆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导电涂层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的导电接头结构,其所述导电涂层沿叶片弦向将对应碳纤维布完全覆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导电涂层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的导电接头结构,其所述导电金属片或金属丝沿叶片弦向布置且超出碳纤维布弦向宽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导电涂层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的导电接头结构,其在所述碳纤维布两端涂覆的导电涂层上设置有备用电极,所述备用电极与备用供电导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导电涂层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的导电接头结构,其在所述碳纤维布两端设置有导电接头结构的表面铺覆有玻纤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碳纤维布端部涂覆导电涂层,通过导电涂层能够将碳纤维布的导电连接部形成一整体导电连接点,确保碳纤维布中每一束碳纤维丝都能与导电涂层连接或接触,提高碳纤维布的整体发热效率,同时通过在导电涂层上设置导电金属片或金属丝,从而提高导电接头结构与碳纤维布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碳纤维布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为碳纤维布,2为导电涂层,3为导电金属片或金属丝,4为供电导线,5为备用电极,6为备用供电导线,7为玻纤保护层,8为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51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