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具吸声降噪、集气功能的三层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5297.7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7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马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1C1/00;E01F8/00;A62B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综合体 本实用新型 紧急疏散 小型客车 舱体 集气 降噪 三层 吸声 下层 上层 辅助功能 隔声降噪 工程实践 构造基础 换气功能 配套系统 噪音污染 综合管廊 传统的 电力舱 集气囊 减震层 吸声板 源供应 综合体 最外层 补气 水舱 无电 压注 海绵 交通 燃气 电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具吸声降噪、集气功能的三层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包括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海绵城市用舱、电力舱、电信舱、燃气舱、无电综合管廊舱、水舱,舱体内侧设置吸声板、集气囊,舱体最外层为压注式减震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传统的地下综合体的构造基础上,考虑隔声降噪功能,解决地下综合体中不可避免的噪音污染的问题,同时兼具换气功能构成更加完善的地下综合体辅助功能配套系统,能够在综合体中气源供应出现问题时完成蓄气、补气的功能,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地下道路工程领域与市政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兼具吸声降噪、集气功能的三层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地下综合体的建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地下综合体能够将交通、通讯、管线等结合,减小了地上空间的占用,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中提供便利快捷的建筑之一。随着地下综合体的建筑功能的开发利用,相应的辅助功能配套系统却相差甚远,如何防止地下综合体中的噪声污染、如何实现特殊情况下气体集换的问题却仍旧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噪声,如何保证特殊情况下气体的集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地下综合体结构空间内辅助功能配套系统的完善,主要针对噪声污染、气体补充收集方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兼具吸声降噪、集气功能的三层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包括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海绵城市用舱、电力舱、电信舱、燃气舱、无电综合管廊舱、水舱、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防渗保护层、竖向承重分割墙、地下交通承重底板、综合管廊承重底板、安全隔离墙、综合管廊隔墙、天然气防爆隔离舱、防撞墙、压注式减震层、吸声板、集气囊、腹板、翼缘板、环形肋、类矩形空腔、槽形板连接螺栓、铝镁锰合金面板、超细玻璃丝棉、石膏纤维、保护罩、气囊、进气口、出气口和补气口;
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竖向承重分割墙、地下交通承重底板、综合管廊承重底板共同构成横纵交错的空间格构式横断面;
在底层,位于竖向承重分割墙的两侧均为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在远离竖向承重分割墙的一侧,分别设置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之间设置安全隔离墙;
在中间层,位于竖向承重分割墙的两侧均为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在远离竖向承重分割墙的一侧,分别设置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之间设置安全隔离墙;
在顶层,在竖向承重分割墙的两侧,采用综合管廊隔墙将两侧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专用舱;在远离竖向承重分割墙的两侧设置海绵城市用舱和水舱,在靠近竖向承重分割墙的一个舱设置为燃气舱,燃气舱采用天然气防爆隔离舱或采用防爆挂板保护燃气舱及整个综合体;与燃气舱相邻的舱设置为电信舱或无电综合管廊舱,电力舱布置远离燃气舱;
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的两侧竖向承重分割墙和安全隔离墙的底部均分别设置连续的防撞墙;
在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的外侧设置连续的防渗保护层;
在防渗保护层的外侧设置压注式减震层;
在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的内侧设置吸声板;
吸声板内侧设置褶皱变形式集气囊。
进一步地,所述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采用防水混凝土,采用装配式作业,装配接缝采用环向错缝和纵向错缝;且接缝进行防水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防渗保护层可采用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塑料防水板防水层、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52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式成型现浇混凝土电缆沟
- 下一篇:预制地下管廊简易预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