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瓦片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6454.6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8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夏妮妮;杜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00 | 分类号: | E04D1/00;E04D13/18;E04D1/34;E04D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14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片 钩挂 挂架 本实用新型 大头端 固定部 小头端 结构拆装 一端设置 组件包括 左右摆动 简便性 拆装 套接 小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瓦片组件,属于瓦片安装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结构拆装困难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的瓦片组件包括瓦片、钩挂部和挂架,瓦片的两端分别为大头端和小头端,大头端的内径大于小头端的外径;挂架的一端适于钩挂于所述钩挂部上,所述挂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挂架与所述瓦片进行连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瓦片组件中,瓦片经固定部连接于用于与钩挂部钩挂的挂架,因此能够方便且有针对性地拆装瓦片,同时,瓦片的两端分别为大头端和小头端,因此,前一瓦片的大头端可以套接于后一瓦片的小头端外,从而可以基于后一瓦片限制前一瓦片的左右摆动,由此可以兼顾简便性与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片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瓦片组件。
背景技术
瓦屋面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之一。作为古代宫殿、王府、庙宇等建筑主要的屋面结构形式,沿袭至今。
传统瓦屋面采用筒瓦与板瓦结合,用黄泥或水泥砂浆粘接至屋面上的安装方式。这种瓦安装方式,当遇到一片瓦需要更换,需要将该片瓦周边的瓦全部破坏才能更换,拆装麻烦、拆装的成本高。另外,现有瓦自重大对屋面荷载等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拆装的瓦片组件。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瓦片组件,包括:
瓦片,所述瓦片的两端分别为大头端和小头端,所述大头端的内径大于所述小头端的外径;
钩挂部,适于安装在挂瓦件上;
挂架,所述挂架的一端适于钩挂于所述钩挂部上,所述挂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挂架与所述瓦片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挂架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之间的第三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位于所述第三连接片的同侧或不同侧,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片上,所述第二连接片适于钩挂于所述钩挂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置有圆弧槽及与所述圆弧槽连通的长槽,所述长槽延伸至第二连接片的外端,所述圆弧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长槽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片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瓦片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适于设置于所述瓦片的小头端的外壁上或者适于设置于所述瓦片的大头端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底壁和连接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和所述底壁中的一者用于与一个所述瓦片的小头端的外壁抵接、另一者用于与另一所述瓦片的大头端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所述底壁围成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连接部和抵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壁和所述抵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抵接部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抵接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和所述底壁中的一者用于与一个所述瓦片的小头端的外壁抵接、另一者用于与另一所述瓦片的大头端的内壁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瓦片组件中,瓦片经固定部连接于用于与钩挂部钩挂的挂架,因此能够方便且有针对性地拆装瓦片,同时,瓦片的两端分别为大头端和小头端,因此,前一瓦片的大头端可以套接于后一瓦片的小头端外,从而可以基于后一瓦片限制前一瓦片的左右摆动,由此可以兼顾简便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6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墙导流管装置和钢筋定位钢板
- 下一篇:沥青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