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LED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7126.8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3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召军;覃丽环;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LED 驱动单元 神经细胞 探针头 探针 微型LED阵列 本实用新型 探测子单元 可见光 阶段驱动 驱动电路 激发子 驱动电路集成 活动状况 矩阵排布 三维视图 实时成像 阵列排布 探测 驱动 刺激 激发 监测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LED探针。所述微型LED探针包括探针头和与探针头连接的连接部;探针头包括有源面板、驱动电路以及微型LED阵列;驱动电路集成在有源面板上,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驱动单元,微型LED阵列位于驱动电路远离有源面板的一侧,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布的微型LED;驱动单元与微型LED一一对应,每个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对应微型LED;驱动单元包括激发子单元和探测子单元,激发子单元用于在激发阶段驱动对应微型LED发出第一可见光,探测子单元用于在探测阶段驱动微型LED检测第二可见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神经细胞的直接刺激和监测,将神经细胞的活动状况实时成像,并得到神经细胞的三维视图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神经诊疗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微型LED探针。
背景技术
微型神经探针是用于神经科学的重要工具。神经探针目前在医学领域主要用于脑疾病,如癫痫,偏头痛,阿尔茨海默氏症,痴呆等神经疾病。近年来,在微电子技术和光遗传学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神经探针的研究也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将神经探针植入大脑的不同区域,以记录和刺激大脑中特定的位点,从而能够进行细胞级的检测、处理以及解释神经数据,从而帮助医学人员深入了解神经疾病并做出合理对策。
然而,现有的神经探针,虽然能够实现对大脑神经细胞的刺激和监测,但是需要对大脑进行解剖,以观察神经细胞中的荧光物质发出的光信号。在不解剖的情况下,无法将神经细胞的活动状况实时直观的表现出来,从而阻碍医学人员进一步了解神经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LED探针,以实现直接对神经细胞进行刺激和监测活动,在不进行人体解剖的情况下就能将神经细胞的活动状况实时成像。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LED探针,该微型LED探针包括探针头和与所述探针头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探针头包括有源面板、驱动电路以及微型LED阵列;所述驱动电路集成在所述有源面板上,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驱动单元,所述微型LED阵列位于所述驱动电路远离所述有源面板的一侧,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布的微型LED;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微型LED一一对应,每个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对应所述微型LED;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激发子单元和探测子单元,所述激发子单元用于在激发阶段驱动对应所述微型LED发出第一可见光,所述探测子单元用于在探测阶段驱动所述微型LED检测第二可见光;其中,所述第二可见光为待测物体在所述第一可见光的激发下发出的可见光。
具体地,所述激发子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激发子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激发子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与第一电压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微型LED的阳极电连接;所述微型LED的阴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激发子单元的第二控制端电连接,第二极接地;
所述探测子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一电阻和存储元件;
所述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探测子单元的第三控制端和第四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电压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微型LED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存储元件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于所述微型LED的阳极和阴极电连接;所述微型LED的阳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接地。
具体地,所述存储元件是第二电容。
具体地,该微型LED探针还包括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等厚包覆所述微型LED探针除所述微型LED之外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71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LED探针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