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1718.7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0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罗真;赵开停;陈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7/34;E01C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金相允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层 半圆柱体 道路结构 透水板 透水层 沥青层 水道 水槽 本实用新型 地表土壤 路面积水 路面开裂 不均匀 下铺 贴合 铺设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道路结构,包括沥青层、透水层、半圆柱体、土壤层和透水板,所述沥青层下铺设所述透水层,所述透水层下设置有所述半圆柱体,所述半圆柱体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土壤层内,所述土壤层下铺设有与地表土壤贴合的透水板,在所述土壤层设置有贯穿土壤层的水道,所述透水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水道对应的水槽,该道路结构能够有效排除路面积水,结构强度好,防止地面不均匀下降造成路面开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我国的绝大部分高速公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比单纯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诸多优势特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高等级公路。目前,随着公路交通量日益增大,重载车辆、超载现象十分严重,加以受路面结构、气候、地形、地质条件、行车荷载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基层不论是柔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都会产生不同程度各种形状的裂缝。初期裂缝对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常无明显影响。
但随着表面雨水或雪水的侵入,使处于开裂状态下的路面病害日趋严重,特别是使裂缝附近路基的含水量加大,甚至饱和,在大量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沉陷、冲刷和翻浆等病害,严重影响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有效处治各种路面裂缝,防止路表水顺裂缝进人到基层,同时也防止地下水顺裂缝进人到路表面,可明显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结构,其能够有效排除路面积水,结构强度好,防止地面不均匀下降造成路面开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道路结构,包括沥青层、透水层、半圆柱体、土壤层和透水板,所述沥青层下铺设所述透水层,所述透水层下设置有所述半圆柱体,所述半圆柱体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土壤层内,所述土壤层下铺设有与地表土壤贴合的透水板,在所述土壤层设置有贯穿土壤层的水道,所述透水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水道对应的水槽。
道路结构包括沥青层,沥青层位于道路结构的顶面,沥青层底部铺设透水层,透水层内部具有一定的空隙,沥青层渗透的积水可以通过透水层快速渗透到透水层下部,透水层下的半圆柱体对透水层和沥青层提供支撑力,提高沥青层和透水层的稳定性,半圆柱体底部固定在土壤层,土壤层为沥青层、透水层和半圆柱体提供一定的柔性力,提高道路结构整体的收缩性,最底层结构为透水板,积水从土壤层内的水道流向透水板,透水板上的水槽收集从土壤层渗透的积水,最终从透水层渗透的积水从透水板流出被地表土壤吸收。
本案中的道路结构可使用于雨水较多、昼夜温差较大的高海拔地区,该道路结构透水效果好,有效排出地表积水,高海拔地区温差大,土壤层为沥青层、透水层和半圆柱体提供一定的柔性力,提高道路结构整体的收缩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沥青层为透水沥青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透水层包括碎石层和石块层,所述沥青层下铺设所述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下铺设所述石块层,所述石块层下设置有半圆柱体。
石块层中的石块颗粒大于碎石层的石块颗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半圆柱体间隔设置在所述石块层的下方,所述半圆柱体的弧面朝向所述石块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水道设置在所述半圆柱体间隔处的土壤层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道路结构还包括挤压墙,所述挤压墙设置在道路的两侧,所述挤压墙的底部与所属透水板齐平,所述挤压墙的顶部与所述沥青层齐平。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挤压墙的底部设置有直角弯折,所述直角弯折设置在所述挤压墙远离所述透水板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道路两侧的挤压墙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砂石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1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回填土沉降的装置
- 下一篇:道路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