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2837.4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0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鲍黄坚;章秋苟;张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18 | 分类号: | B60C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徐金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度带束层 伸张 充气子午线轮胎 带束层 张力带 冠部 载重 本实用新型 钢丝帘布 结构性 肩部 轮胎 轮胎耐久性 端部区域 钢丝材料 轮胎领域 覆盖 减小 钢丝 均衡 膨胀 行驶 平衡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该轮胎的带束层包括至少有2层以上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第一零度带束层和第二零度带束层,所述的第一零度带束层覆盖在耐张力带束层的两个端部区域,第二零度带束层覆盖在耐张力带束层的冠部中心;第一零度带束层钢丝帘布的无结构性伸张为0.8%‑1.2%之间,第二零度带束层钢丝帘布的结构性伸张为2.0%。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冠部的肩部和中心0度带束层钢丝的张力‑伸张特性,在肩部和冠中心选用不同张力‑伸张特性的钢丝材料,就能有效的保证轮胎在行驶中后期仍然能够实现较大的伸张平衡,从而均衡(或减小)冠部带束层的膨胀和张力,提高轮胎耐久性和磨耗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载重用充气子午线轮胎正在快速地实现着扁平化。而在载重用扁平率70以下子午线轮胎的发展中,能够开发出良好的耐久性能、合理的接地形状的低扁平轮胎,一直是轮胎企业技术攻关的难点之一。这使得大多数经受过欧美市场考验的技术在中国国内却容易出现耐久性不足和易磨的重大问题。
传统的低扁平轮胎,尤其是重载用的低扁平子午线轮胎带束层结构常用的是零度结构,胎体外侧至少有两层交叉贴合的耐张力层组成的带束层结构,但其接地形状容易出现“哑铃型”形状,影响轮胎的耐偏磨和耐久等性能。最新报道的带束层结构,通过是至少有2层以上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以及覆盖2层耐张力带束层端部区域的零度带束层组成的充气子午线轮胎。且冠部中心至少有一层以上的零度带束层结构组合而成。
申请人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CN201710827551.9)公开了一种充气子午线轮胎,该轮胎包括胎体层、胎面层和带束层,所述的带束层包括至少有两层以上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耐张力带束层的两个端部区域分别覆盖设置有两层第一零度带束层,耐张力带束层在冠部中部覆盖设置有两组一层以上的第二零度带束层。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零度带束层结构的冠部中间扩张大、带束层位移量变化大等问题,造成轮胎使用寿命不良的影响。有效的控制了轮胎接地轮廓变形和带束层位移量变化,即解决了行驶后磨耗性能下降问题,又实现了提高耐久性能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
申请人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CN201710828704.1)公开了一种耐久性优良的充气子午线轮胎,该轮胎包括胎体层、胎面层和带束层,所述的带束层包括至少有两层以上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耐张力带束层的两个端部区域分别覆盖设置有两层第一零度带束层,耐张力带束层在冠部中部覆盖设置有一组一层以上的第二零度带束层。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零度带束层结构的冠部中间扩张大、带束层位移量变化大等问题,造成轮胎使用寿命不良的影响。有效的控制了轮胎接地轮廓变形和带束层位移量变化,即解决了行驶后磨耗性能下降问题,又实现了提高耐久性能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
而对扁平比位于70以下的重载轮胎,在使用上述零度带束层结构,除应具有良好的、合理的接地形状外,还应有效的防止行驶中后期易出现反弧问题、易磨问题,进而提升耐久性能和磨耗性能下降,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在行驶后接地形状出现的反弧形状和耐久性能下降等问题,主要是由于轮胎硫化后模具内轮胎的带束层所受的伸张率不同,冠部的肩部和中心所受的张力不均衡导致的。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冠部的肩部和中心0度带束层钢丝的张力-伸张特性,在肩部和冠中心选用不同张力-伸张特性的钢丝材料,就能有效的保证轮胎在行驶中后期仍然能够实现较大的伸张平衡,从而均衡(或减小)冠部带束层的膨胀和张力,提高轮胎耐久性和磨耗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28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