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重用低扁平充气子午线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2972.9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8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生;俞惠友;侯丹丹;王学瑞;曹秋菊;袁梦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02 | 分类号: | B60C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徐金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束层 充气子午线轮胎 低扁平 载重 本实用新型 轮胎 带束层结构 钢丝带束层 接地形状 排列方向 使用寿命 载重轮胎 胎体层 钢丝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重轮胎,尤其涉及一种载重用低扁平充气子午线轮胎。一种载重用低扁平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带束层结构组成为:与胎体层相邻的钢丝带束层是一层沿周向平行排列的0°带束层即1号带束层,在1号带束层外侧是一层沿周向按角度20°~65°排列的2号带束层,在2号带束层外侧是一层沿周向平行排列的0°带束层即3号带束层,在3号带束层外侧是一层沿周向按角度20°~65°排列的4号带束层;其中,4号带束层与2号带束层的钢丝排列方向相互交叉。本实用新型用以解决此类轮胎在使用寿命中后期接地形状的变化问题,以保证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重轮胎,尤其涉及一种载重用低扁平充气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扁平化是当前载重子午线充气轮胎的发展趋势,而在载重低扁平子午线轮胎的发展中,能够开发有良好、合理的接地印痕的低扁平轮胎一直以来是轮胎企业技术攻关的难点之一。而带束层作为载重胎胎面的主要受力部件,其设计直接影响着轮胎的接地印痕形状。
传统低扁平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结构的设计主要以四层带束沿周向按照一定角度排列形成交叉带束层结构,但其接地形状容易呈现出“哑铃型”形状,影响着轮胎的耐偏磨与操纵等性能。最新报道的低扁平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结构,通过是由至少两层以上的沿周向按照一定角度排列的交叉带束层与至少一层以上的沿周向按照0°角度排列的0°带束层组合而成。
而对于扁平比位于60以下的轮胎,在使用上述0°带束层结构时,除应具有良好、合理的接地印痕外还应尽可能维持轮胎在使用中后期阶段的接地形状,以确保轮胎在使用中后期仍具有良好的耐偏磨与操纵等性能,这也是企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重用低扁平充气子午线轮胎,用以解决此类轮胎在使用寿命中后期接地形状的变化问题,以保证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载重用低扁平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带束层结构组成为:与胎体层相邻的钢丝带束层是一层沿周向平行排列的0°带束层即1号带束层,在1号带束层外侧是一层沿周向按角度 20°~65°排列的2号带束层,在2号带束层外侧是一层沿周向平行排列的0°带束层即3号带束层,在3号带束层外侧是一层沿周向按角度20°~65°排列的4号带束层;其中,4号带束层与2号带束层的钢丝排列方向相互交叉。
作为优选,上述的带束层结构,由于在两层0°带束层之间夹入了一层沿周向成角度排列的带束层,使得1号和3号0°带束层从成型到硫化所受到的膨胀率不同。在低应力条件下, 3号带束层钢丝在模具内受到的膨胀率S3大于1号带束层钢丝在模具内所受到的膨胀率S1。
作为再优选,其中,在低应力条件下,3号带束层钢丝的膨胀率S3与1号带束层钢丝的膨胀率S1满足以下关系:
α的范围为0~5%,最佳效果的范围是0~0.2%;
r1f:成型时1号带束层成型鼓贴合半径;
r1t:硫化后模具内1号带束层底部半径;
r3f:成型时3号带束层成型鼓贴合半径;
r3t:硫化后模具内3号带束层底部半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除了要维持轮胎在使用前后接地形状稳定的问题外,还要解决轮胎带束钢丝断裂问题。
作为优选,选取1号0°带束层钢丝张力-伸张特性曲线的拐点为2%伸张(即低应力条件下伸张率s1为2%)的钢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2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