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苦荞种子萌发抗旱胁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3089.1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万燕;欧阳建勇;赵钢;向达兵;邬晓勇;谭茂玲;吴琪;白雪;马成瑞;乐梨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A01C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蒲敏 |
地址: | 61010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苦荞种子 主盒体 胁迫 本实用新型 中空立方体 盖板 抗旱 底盒体 苦荞 小孔 幼苗 体内 干旱胁迫处理 二次伤害 干旱胁迫 水分散失 转移装置 装置结构 出苗 底盒 盒体 滤纸 用时 主盒 整齐 生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苦荞种子萌发抗旱胁迫装置。苦荞种子萌发抗旱胁迫装置,包括主盒体、盖板和底盒体,主盒体内设置有多个中空立方体,且在每个中空立方体的底部设置有小孔,并在小孔上设置有滤纸;盖板设置在主盒体上;主盒体设置在底盒体上;底盒体内设置有水。本实用新型能让苦荞种子在一个装置内完成萌发与干旱胁迫处理两种状态,装置结构简单,对脆弱的苦荞幼苗有显著的保护效果;在萌发方面,能够提供苦荞适宜的水分萌发生长,使出苗整齐;在干旱胁迫方面,能够减少转移装置对幼苗的二次伤害,避免水分散失导致的溶液浓度的改变,同一盒体可以做大量样品并保证样品重复性与准确性;用时短、效率高、结果准确,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物种子萌发抗旱胁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苦荞种子萌发抗旱胁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干旱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干旱不仅对农业生产方面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干旱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巨大挑战。因此,提高作物的抗旱适应性、筛选抗旱品种,了解作物的抗旱生理分子机制、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等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苦荞作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近年来的需求越来越高,苦荞主产区位于旱作农业区和高寒山区,种植地区的干旱性严重影响了苦荞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而提高苦荞的抗旱性耐旱性、选育高抗品种、增强苦荞适应干旱的能力是解决苦荞干旱问题的重要手段。其中,选育高抗品种往往需要通过以种子萌发快速取样方式来提高实验效率,提高苦荞适应干旱的能力主要针对适应能力强的苗期,这需要一种高效准确的种子萌发抗旱胁迫装置。
CN104737672A公开了一种培养皿铺设滤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小不同的两个培养皿、镊子和滤纸在105℃下消毒30min,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取4ml蒸馏水倒入大培养皿内,用镊子取出3层滤纸,浸到有蒸馏水的大培养皿内,将处理好的滤纸用镊子小心提起,移到另一个小培养皿内,并用镊子将滤纸边缘压贴到小培养皿底部,保证播种种子均匀吸水,实现种子萌发实验的准确性。如果采用这种方法萌发的种子做干旱胁迫,大多在萌发过程中加PEG6000溶液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再进行取样测定样品生理指标,判断其抗旱性或干旱适应性,但是铺设吸水纸直接加PEG6000溶液处理时,溶液浓度会发生变化,无法保证样品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重新铺设新滤纸会使植株样品又无法直立并保证植株样品继续正常生长。
CN104737669A公开了一种幼芽抗逆性检测装置及幼芽抗逆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萌发纸卷夹萌发1-5天的幼芽,置于盛有溶液的幼芽抗逆性检测装置内,萌发纸卷远离幼芽的一端浸入溶液中,15℃黑暗培养5天后测量各幼芽根长度和幼芽胚芽鞘长度,根据幼芽根长度和幼芽胚芽鞘长度的比值获得抗逆性。苦荞幼苗较脆弱,用萌发纸卷夹裹住会影响苦荞的正常生长,导致苦荞样品及其检测结果往往不够准确。
上述方法均不适宜苦荞种子萌发抗旱胁迫,同时现在苗期抗旱性方法出苗不齐、效率低、样品重复性差、对样品造成二次伤害、结果不够准确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苗整齐、重复性高、结果准确的苦荞种子萌发抗旱胁迫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苦荞种子萌发抗旱胁迫装置,包括主盒体、盖板和底盒体,所述主盒体内设置有多个中空立方体,且在每个中空立方体的底部设置有小孔,并在所述小孔上设置有滤纸;所述盖板设置在主盒体上;所述主盒体设置在底盒体上;所述底盒体内设置有水。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立方体是边长为0.5cm-2cm、高度为5cm的中空正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中空立方体内底部小孔的直径小于0.1cm,数量为1-3个。
进一步的,所述滤纸的层数不低于2层。
进一步的,所述底盒体的高度为3cm,底盒体的水位线距底盒体底部为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3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麦种子发芽率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种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