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体油泥模型刮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5980.9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3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陶友卓;陶厅;何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13/02 | 分类号: | B22C13/02;B22C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泥模型 刮板 旋转横梁 旋转支座 回转体 底盘 螺栓 相向旋转 旋转切削 旋转限位 油泥 侧面 加工 | ||
一种回转体油泥模型刮板。底盘上放置待加工的油泥模型,旋转支座固定在油泥模型上,旋转横梁上连接的旋转限位套套在旋转支座上,刮板通过螺栓与旋转横梁固定。旋转横梁连同刮板一起绕旋转支座旋转,同时底盘带动油泥相向旋转,进而实现对回转体油泥模型侧面的旋转切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行业制作油泥回转体模型的工具,尤其是制作要求偏心度和椭圆度较小的回转体油泥模型。
背景技术
油泥具有对温度敏感、微温可软化塑形以及常温下质地坚硬细致的特点。实际生产中常常要铸造回转体工件,采用油泥制作回转体模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传统的回转体油泥模型主要采用人工加工的方式进行制作,所制作出来的回转体油泥模型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直觉,用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回转体油泥模型常常存在着模型偏心度和椭圆度较大的问题,用所制作的回转体模型浇注出来的工件后续精加工(如车削)存在较大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制作回转体油泥模型的方法中所出现的偏心度和椭圆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体油泥模型刮板,该工具不仅能很好地解决传统方式制作的回转体偏心度和椭圆度大的问题,还能做出侧面具有相对准确倾斜度的回转体油泥模型。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在一可旋转的底盘上,先将圆心定位销插在底盘中间的固定柱中的圆柱槽内,再往可旋转的底盘上堆微热的油泥得到想要的回转体形状。拔出圆心定位销,此时在油泥顶端留有一圆心孔,将旋转支座细长端插入圆心孔,并将旋转支座固定到微热的油泥中。待油泥冷却后,控制好刮板的倾斜角度和旋转范围后将刮板与旋转横梁用螺栓固定。旋转横梁上连接的旋转限位套套在旋转支座上,使旋转横梁连同刮板一起绕旋转支座旋转,同时底盘也相向旋转,进而实现对回转体油泥模型侧面的旋转切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获得偏心度和椭圆度相对较小的回转体油泥模型,同时也能确保回转体油泥模型侧面倾斜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2是圆心定位销使用演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展示图。
图中1.刮板,2.平垫圈I,3.平垫圈II,4.螺母,5.旋转横梁,6.固定柱,7.底座,8.底盘,9.回转体油泥模型,10.旋转限位套,11.旋转支座,12.螺栓,13.圆心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3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中,固定柱6插在底盘7的中心圆孔中,底盘8通过套在固定柱6而放置在底盘7上。
图2中,圆心定位销13插在固定柱6顶端的圆柱槽中。
图1中在底盘7上放置待加工的微热油泥模型9,然后拔出圆心定位销13,此时在油泥模型9顶端留有一圆心孔,将旋转支座11细长端插入圆心孔,并将旋转支座11固定到微热的油泥中。
待油泥冷却后,旋转支座11上端套上旋转限位套10,旋转横梁5与旋转限位套10采用过盈配合进行连接。刮板1和旋转横梁5采用螺栓12,平垫圈I 2,平垫圈II 3,螺母4紧固连接。
螺栓12,平垫圈I 2,平垫圈II 3,螺母4可沿旋转横梁5以及刮板1上的滑槽滑动调节刮板的倾斜角度和切削油泥模型的范围。
图3中,将旋转横梁5和刮板1的组合体绕着旋转支座12进行旋转,同时底座8带动油泥模型相向旋转,从而实现对回转体油泥模型的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5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铝合金加热管铸造机
- 下一篇:砂模压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