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介质多级扩张封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9711.X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3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伟;李永康;张卫卫;王宁;孙金峰;咸国旗;王鹏;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22 | 分类号: | E21B33/122;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筒 短胶筒 肩部 双介质 上肩部 自适应调节机构 多级扩张 机构连接 封隔器 上端 长段 卡封 下端 应力集中效应 本实用新型 中心管外壁 胶筒长度 强度需求 现场需求 整体管 中心管 套在 坐封 破裂 灵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介质多级扩张封隔器,包括中心管及套在中心管外壁的胶筒,所述胶筒包括上肩部短胶筒、中部长胶筒、下肩部短胶筒,所述中部长胶筒上端通过上双介质间接传压机构连接上肩部短胶筒,所述中部长胶筒下端通过下传压机构连接下肩部短胶筒,所述上肩部短胶筒上端以及下肩部短胶筒下端均连接各自的纵向自适应调节机构。胶若干筒灵活组合适用较长段卡封现场需求,避免单一长段胶筒引发的遇卡问题;不同胶筒长度、性能组合满足不同卡封强度需求;上下肩部纵向自适应调节机构,降低肩部应力集中效应并保证合理的坐封压力;双介质间接传压机构避免了单个胶筒破裂导致整体管柱失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技术开发领域,尤其是一种双介质多级扩张封隔器。
背景技术
长期注水开发油藏,易形成局部突变、极端耗水带,为降低无效循环、提高水驱效率,需要进一步细分层段与封堵,采用常规封隔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没有稳定隔层或小夹层、大厚层射孔段需卡封的井,常规封隔器则无法满足需求。近年来,发展形成通过增加扩张式封隔器胶筒的长度实现层内卡封的技术,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1)受胶筒结构、材质、坐封压差、加工难度、成本等制约,限制了胶筒长度的增加,卡封长度不足,无法满足较长段层内卡封需求;(2)胶筒纵向尺寸较大,一旦撕裂破坏检换管柱上提过程胶皮堆积易导致管柱遇卡;(2)胶筒一旦损坏,则封堵失效,进而导致整趟管柱失效,大大增加了分注成本。为此需要研究适用范围更广、安全性能更高的卡封工艺。
经过检索现有技术的封隔器,没有发现能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的封隔器,(1)适用较长段卡封现场需求,避免单一长段胶筒引发的遇卡问题;(2)满足不同卡封强度需求;(3)降低肩部应力集中效应并保证合理的坐封压力;(4)避免单个胶筒破裂导致整体管柱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介质多级扩张封隔器,胶若干筒灵活组合适用较长段卡封现场需求,避免单一长段胶筒引发的遇卡问题;不同胶筒长度、性能组合满足不同卡封强度需求;上下肩部纵向自适应调节机构,降低肩部应力集中效应并保证合理的坐封压力;双介质间接传压机构避免了单个胶筒破裂导致整体管柱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方案一:
该一种双介质多级扩张封隔器包括中心管及套在中心管外壁的胶筒,所述胶筒包括上肩部短胶筒、中部长胶筒、下肩部短胶筒,所述中部长胶筒的长度大于上肩部短胶筒的长度,同时也大于下肩部短胶筒的长度,所述中部长胶筒的硬度小于上肩部短胶筒的硬度,同时也小于下肩部短胶筒的硬度,所述中部长胶筒上端通过上双介质间接传压机构连接上肩部短胶筒,所述中部长胶筒下端通过下传压机构连接下肩部短胶筒,所述上肩部短胶筒上端以及下肩部短胶筒下端均连接各自的纵向自适应调节机构。
方案二:
该一种双介质多级扩张封隔器包括中心管及套在中心管外壁的胶筒,所述胶筒包括上肩部短胶筒、中部中等长度胶筒、下肩部短胶筒,所述中部中等长度胶筒至少设置两个,且均布在中心管外壁,所述中部中等长度胶筒的长度大于上肩部短胶筒的长度,同时也大于下肩部短胶筒的长度,所述中部中等长度胶筒的硬度小于上肩部短胶筒的硬度,同时也小于下肩部短胶筒的硬度,最上方的中部中等长度胶筒上端通过上双介质间接传压机构连接上肩部短胶筒,最下方的中部中等长度胶筒下端通过下传压机构连接下肩部短胶筒,中部中等长度胶筒两两之间通过中传压机构连接,中传压机构和下传压机构相同,所述上肩部短胶筒上端以及下肩部短胶筒下端均连接各自的纵向自适应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97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电缆热采封隔装置
- 下一篇:小井眼可掺洗式机械堵水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