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神经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1781.9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0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孙玛骥;张星晨;薛骋;唐先业;吴东迎;吴继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伟;孙玛骥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钩体 拉钩 拉钩头 医用神经 夹角为 加强筋 椎间盘 本实用新型 圆弧形凹槽 手柄 凸出 牵拉过程 人体力学 手术操作 操控性 长片状 中间厚 形变 凹陷 长轴 滑脱 凸起 向后 两边 暴露 | ||
一种医用神经拉钩,包括手柄、钩体、拉钩头,其中,钩体为中间厚两边薄的长片状,钩体的中部沿长轴向下凸出形成加强筋,拉钩头与钩体夹角为150°。拉钩头前端中部向后凹陷成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神经拉钩的钩体在中部具有加强筋,使用时不会发生形变,拉钩头与钩体夹角为150°更符合人体力学设计,用着顺手,操控性更好;拉钩在牵拉过程中通过向外展开的部分增加了拉钩头与椎间盘的接触面积,拉钩不易滑脱,稳定性更好;拉钩头前端的圆弧形凹槽可以更有效的暴露凸起的椎间盘,方便手术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神经拉钩。
背景技术
在脊柱手术尤其是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减压过程中需要牵拉脊髓以暴露椎间盘,但椎间盘表面往往很光滑,传统的拉钩在使用时难以固定脊髓。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120403419公开了一种双钩微创神经拉钩,但其钩体为圆弧形易发生形变操控性不好,拉钩与椎间盘接触面积小易滑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操控、稳定性好的拱型医用神经拉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神经拉钩,包括手柄、钩体、拉钩头,其中,钩体为中间厚两边薄的长片状,钩体的中部沿长轴向下凸出形成加强筋,拉钩头与钩体夹角为150°。
优选的,上述拉钩头前端向外侧展开两个侧叶。
优选的,上述两个侧叶的边缘均为为圆弧形。
优选的,上述拉钩头前端中部向后凹陷成凹槽。
优选的,上述凹槽为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神经拉钩的钩体在中部具有加强筋,使用时不会发生形变,拉钩头与钩体夹角为150°更符合人体力学设计,用着顺手,操控性更好;拉钩在牵拉过程中通过向外展开的部分增加了拉钩头与椎间盘的接触面积,拉钩不易滑脱,稳定性更好;拉钩头前端的圆弧形凹槽可以更有效的暴露凸起的椎间盘,方便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拉钩的钩体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手柄;2-钩体;201-加强筋;3-拉钩头;301-侧叶;30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医用神经拉钩,包括手柄1、钩体2、拉钩头3,其中,钩体2为中间厚两边薄的长片状,其中部沿长轴向下凸出形成加强筋201,这样在使用中,钩体2不会发生形变。拉钩头1与钩体2夹角为150°,更符合人体力学设计,用着更为顺手。拉钩头3前端向外侧展开两个侧叶301,增加了拉钩头3与椎间盘的接触面积,拉钩不易滑脱.侧叶301的边缘为圆弧形以免损伤脊髓。拉钩头3前端中部向后凹陷成圆弧形凹槽302,以便更有效的暴露出凸起的椎间盘,方便进行手术操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举例,对本领域正常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伟;孙玛骥,未经孙伟;孙玛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17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镜下治疗用磁珠
- 下一篇:一种骨科用固定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