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柑橘实蝇类害虫诱捕球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1788.0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7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丛林;冉春;李鸿筠;刘浩强;胡军华;姚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A01M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邹晓艳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球体 顶部边沿 害虫诱捕 下半球体 球体 吊耳 实蝇 斜坡 柑橘 诱捕 本实用新型 针眼 底部边沿 顶部设置 内部中空 向上延伸 缺口处 通气孔 粘虫胶 注射口 挡雨 内壁 球壁 通孔 向内 制造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柑橘实蝇类害虫诱捕球,主体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球体外涂有粘虫胶,主体由上半球体、下半球体组成,所述上半球体的顶部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上设置有通孔,在上半球体上设置有针眼注射口,所述下半球体的顶部边沿上周向设置有靠近内壁的台阶,上半球体的底部抵在下半球体的顶部边沿上,上半球体的底部边沿上开设有若干缺口,上半球体的球壁从缺口处向内形成向上延伸的斜坡,所述斜坡与相对的台阶之间留有缝隙从而在主体上形成通气孔。本诱捕球不用额外使用挡雨部件,简化了结构,容易生产制造,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诱杀害虫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柑橘实蝇类害虫诱捕球。
背景技术
中国柑橘区常见实蝇类害虫有柑橘大实蝇、蜜柑实蝇和柑橘小实蝇。幼虫在瓜、果内危害,常规用药防治较为困难。在进行田间害虫防治工作时,一般使用杀虫剂毒饵,容易产生对人畜带来误伤危害,且操作麻烦、易造成污染、不能保护天敌、不能高效安全进行防治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控制柑橘实蝇类害虫的危害,建立可行的防治策略,采用引诱剂诱杀和喷杀成虫是防治该虫非常好的选择。现在市面上有多种昆虫诱捕器,但是这些诱捕器通常不防雨,在雨天容易积水和被雨水冲刷减少害虫诱捕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的柑橘实蝇类害虫诱捕球。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柑橘实蝇类害虫诱捕球,主体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球体外涂有粘虫胶,主体由上半球体、下半球体组成,所述上半球体的顶部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上设置有通孔,在上半球体上设置有针眼注射口,所述下半球体的顶部边沿上周向设置有靠近内壁的台阶,上半球体的底部抵在下半球体的顶部边沿上,上半球体的底部边沿上开设有若干缺口,上半球体的球壁从缺口处向内形成向上延伸的斜坡,所述斜坡与相对的台阶之间留有缝隙从而在主体上形成通气孔。
作为优选地,所述球体为绿色或黄绿色,对于实蝇害虫的引诱性更大,引诱实蝇向球体靠近。
作为优选地,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4个,使得球体内的引诱剂的气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释放到球体外引诱害虫,满足田间诱捕害虫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其中针眼注射口的设计非常新颖,针眼注射口很微小,能够防止雨水进入,每次可以通过注射器插入添加引诱剂到球体内,通风孔的形状设计也非常新颖,下半球体上的台阶设置起到挡雨作用,当球体在露天悬挂时即使下雨,雨水也不容易溅到球体内。本诱捕球不用额外使用挡雨部件,简化了结构,容易生产制造,使用方便;可通过信息素和食物诱集两种方法进行控害,整个装置可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多个方面进行诱集,通过改变信息素和食物诱剂的种类,达到同时诱集不同种类害虫的目的,安全环保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上半球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挥发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挥发孔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1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病虫害诱杀器
- 下一篇:一种迷虫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