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打捞作业模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2713.4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全枝;张晓斌;王海荣;洪千里;韩金良;张明明;牛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G09B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贺珊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系统 加压系统 井下打捞 模拟系统 起升 本实用新型 旋转防喷器 打捞工具 控制系统 循环系统 定滑轮 套管 打捞作业 固定套管 加砂装置 井下落物 上下移动 蓄能器组 液体循环 液压管线 依次连接 模拟井 柱塞泵 修井 液罐 支架 | ||
1.一种井下打捞作业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起升系统、循环系统、固定系统和环形加压系统;其中,所述起升系统包括通过定滑轮(303)连接的打捞工具(305);所述固定系统包括套管(501)以及固定套管(501)的支架(503),打捞工具(305)通过定滑轮(303)在套管(501)内上下移动;所述环形加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蓄能器组(601)、液压管线(602)以及旋转防喷器(605),所述旋转防喷器(605)与井下落物(603)连接;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加砂装置、柱塞泵(408)、液体循环管线和液罐(406);其中,加砂装置与套管(501)连接,液体循环管线包括上注入管线(409)、下注入管线(412)以及排出管线(405);所述柱塞泵(408)一端连接液罐(406),另一端通过连接上注入管线(409)连接套管(501),通过连接上注入管线(409)连接旋转防喷器(605);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起升系统、环形加压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井下打捞作业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绞车(301)、钢丝绳(302)、定滑轮(303)、配重块(304)以及打捞工具(305),所述控制系统与绞车(301)电连接,向绞车(301)下发指令控制其移动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井下打捞作业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系统包括套管(501)及支架(503);所述套管(501)底端连接有透明有机玻璃管(504);所述支架(503)还设有支撑底座(506),所述套管(501)与支架(503)之间通过连接支架(502)进行固定;所述支架(503)上设有摄像头(5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井下打捞作业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砂装置包括加砂漏斗(402),所述加砂漏斗(402)与套管(501)直接连接,且与套管(501)连接处设有加砂阀门(4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井下打捞作业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罐(406)内设有砂过滤装置,且液罐(406)上设有清洗管线阀门(4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井下打捞作业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计算机(1)以及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分别与绞车(301)、蓄能器组(601)以及固定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井下打捞作业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落物(603)与旋转防喷器(605)之间通过转接头(60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井下打捞作业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注入管线(409)、下注入管线(412)以及排出管线(405)上均设有阀门,上注入管线(409)及下注入管线(412)上还设有压力表,排出管线(405)上设有温度计(4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27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制图可变教具模型
- 下一篇:一种报废汽车变速器演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