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DVB+OTT融合的数字无屏电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3733.3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5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恩赐;苏文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锐驰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H04N21/426;H04N21/436;H04N21/438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傅家强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数据 主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解码 解调装置 投影装置 网络装置 解调 外部视频源 显示屏幕 播放 融合 输出端 观影 节目 电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VB+OTT融合的数字无屏电视,包括主控装置、用于接收OTT视频数据的网络装置、用于接收DVB视频数据的DVB接口、与DVB接口连接以对DVB视频数据进行解调的DVB解调装置和与主控装置输出端连接的投影装置,主控装置分别与网络装置输出端和DVB解调装置输出端连接,用于分别对OTT视频数据和解调后的DVB视频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视频数据通过投影装置播放。本实用新型不受显示屏幕尺寸的限制,且同时支持播放DVB节目和OTT节目,无需依赖外部视频源,具有更好的观影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DVB+OTT融合的数字无屏电视。
背景技术
传统电视均具有显示屏幕,而显示屏幕尺寸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整,对消费者而言,若希望观看大屏电视,则必须更换电视,而电视的显示屏幕尺寸越大,价格也会越昂贵,对电视生产厂家而言,由于技术和材料的限制,显示屏幕的尺寸也不可能做到无限地增大,因此,传统有屏电视不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无屏电视应运而生。但现有的无屏电视,只能基于OTT开放互联网视频服务收看节目,但OTT节目传输依赖网络状态,易卡顿,观影效果不佳,且OTT直播视频内容受国家广电总局管控,发挥空间受限,若希望播放DVB节目,则需要外接DVB机顶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DVB+OTT融合的数字无屏电视,不受显示屏幕尺寸的限制,且同时支持播放DVB节目和OTT节目,无需依赖外部视频源,具有更好的观影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DVB+OTT融合的数字无屏电视,包括主控装置、用于接收OTT视频数据的网络装置、用于接收DVB视频数据的DVB接口、与DVB接口连接以对DVB视频数据进行解调的DVB解调装置和与主控装置连接的投影装置,主控装置分别与网络装置输出端和DVB解调装置输出端连接,用于分别对OTT视频数据和解调后的DVB视频数据进行解码,并选择解码后的OTT视频数据或者DVB视频数据通过投影装置播放。
进一步的,所述DVB解调装置包括调谐器和输入端与调谐器输出端连接的解调器,所述DVB接口设置在调谐器上,解调器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装置包括输入端与网络装置输出端连接的OTT解码模块、输入端与DVB解调装置输出端连接的DVB解码模块、以及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分别与OTT解码模块输出端、DVB解码模块输出端连接的选择模块,选择模块输出端与投影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装置为Hi 3798C V200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主控装置与互联网之间的网线或者无线通信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谐器包括DVB-C调谐器、DVB-S/S2调谐器或DVB-T/T2调谐器,所述解调器包括分别与DVB-C调谐器、DVB-S/S2调谐器或DVB-T/T2调谐器对应的DVB-C解调器、DVB-S/S2解调器或DVB-T/T2解调器。
进一步的,所述投影装置包括光机,光机具有反射式广角镜头。
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与主控装置和DVB解调装置连接以为其供电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DVB接口接收DVB视频数据并传输至DVB解调装置,DVB解调装置用于对接收到的DVB视频数据进行解调并传输至主控装置,网络装置接收OTT视频数据并传输至主控装置,主控装置则分别对OTT视频数据和解调后的DVB视频数据进行解码,并选择解码后的OTT视频数据或者DVB视频数据通过投影装置播放,不受显示屏幕尺寸的限制,且同时支持播放DVB节目和OTT节目,无需依赖外部视频源,使用者可自行选择观看DVB节目或者OTT节目,具有更好的观影效果和观影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锐驰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省锐驰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3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用信息接收投放装置
- 下一篇:多摄像头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