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曳引机结构的电梯平衡性实时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3893.8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0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燕雄;徐义;王建新;杨文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万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6 | 分类号: | B66B7/06;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曳引机 电梯 电梯平衡系数 实时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 压力传感器 公式计算 平衡系数 平衡性 槽钢 超载保护 电梯检测 监测装置 实时监控 载荷试验 接触处 受力面 轿厢 改进 垂直 承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曳引机结构的电梯平衡性实时监测系统,属于电梯检测领域。该装置是将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承载曳引机重量的槽钢与曳引机基座底部接触处,其受力面均与曳引机基座底部垂直。根据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公式计算出轿厢重量和对重重量;然后根据电梯平衡系数公式计算出电梯平衡系数。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做平衡系数载荷试验,通过监测装置直接得出平衡系数;并可以实时监控电梯的载荷情况,实现超载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改进曳引机结构的电梯平衡性实时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很大一部分电梯的平衡系数值严重偏离检验推荐的区间0.4~0.5。尽管常用的电梯平衡系数检测有“国标方法”、“称重方法”和“快捷方法”等检测方法。
“国标方法”是通过“电流-负荷曲图”确定使电梯上行与下行电流相同的加载重量值来进行检测,虽然检测精度相对较高,但是需要多次加载运行测试;“称重方法”是通过称重电梯空载工况曳引轮两侧的重量参数,直接按电梯平衡系数的定义换算其数值,虽然检测作业时无需加载,但由于受机械摩擦力影响,与“国标方法”有差异,而且检测仪器现场安装不便捷;“快捷方法”是通过对空载功率与速度实时测量,基于运行能量传递理论建立数学模型求解电梯平衡系数,虽然检测精度高,空载运行检测作业便捷,但是测试仪器价格昂贵。
基于现有电梯平衡系数检测方法,都无法满足检测精度高的同时保持电梯正常运行。因此,亟需一种可保证电梯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能实时监测电梯平衡状况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曳引机结构的电梯平衡性实时监测装置,解决不需要做平衡系数载荷试验,就可以通过监测系统直接得出平衡系数;并可以实时监控电梯的载荷情况,实现超载保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曳引机结构的电梯平衡性实时监测系统,包括曳引机4、压力传感器Ⅰ1、压力传感器Ⅱ2、通信模块、电梯控主控机和显示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Ⅰ、Ⅱ安装于承载曳引机重量的槽钢与曳引机基座底部接触处,其受力面均与曳引机基座底部垂直;所述通信模块与压力传感器Ⅰ、Ⅱ通过数据线连接,将压力传感器Ⅰ、Ⅱ测得的数据传输至电梯主控机;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压力传感器Ⅰ、Ⅱ测得的压力值。
进一步,所述压力传感器Ⅰ、Ⅱ均采用轴承座式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装置根据以下步骤完成电梯平衡性实时监测,具体步骤包括:
S1:将压力传感器Ⅰ、Ⅱ安装于承载曳引机重量的槽钢与曳引机基座底部接触处,其受力面均与曳引机基座底部垂直,然后将所述的一对压力传感器连接至通信模块上,最后在电梯正常运行工况下,从显示器中读取压力传感器Ⅰ、Ⅱ测得的压力值T1和T2;
S2:根据步骤S1测得的T1和T2,结合如下方程组计算出轿厢重量G2=F2和对重重量G1=F1,方程组如下:
其中,β=arctg(H1/L1)+arcsin((R1-R2)/(H12+L12)1/2),为驱动绳轮3圆心与导向滑轮5圆心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此夹角取锐角;H为驱动绳轮3圆心到压力传感器下表面的竖直距离,H1和L1分别为驱动绳轮3圆心到导向滑轮5圆心的竖直和水平距离,L1为驱动绳轮3圆心到压力传感器Ⅰ或Ⅱ测力点的水平距离,R1为驱动绳轮3的半径,R2为导向滑轮5的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万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万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3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臂式升降机作业缆索静音传导器
- 下一篇:智能型易折杆升降助航灯光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