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4646.X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7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守渤;胡涛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泽同蓝(福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镇儒***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处理装置 河道垃圾 处理装置 活动插板 上表面 销轴 磁感应开关 垃圾放置 垃圾回收 连接支耳 上端 卡槽 左端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侧面固定 承载能力 处理效率 对称安装 连接支架 前后端面 旋转气缸 防水垫 承重 套接 透明 垃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垃圾处理装置本体上表面左端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前后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中部套接有活动插板,所述活动插板内侧面固定安装有垃圾放置板,所述垃圾放置板上端设有磁感应开关,所述磁感应开关上端设有透明防水垫,所述活动插板上表面前后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支架,所述垃圾处理装置本体上表面左端前后侧均对称安装有连接支耳,所述连接支耳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垃圾处理装置本体右端固定安装有垃圾回收槽。该河道垃圾处理装置,不仅能增加垃圾回收槽承载能力,减少垃圾的承重,还能提高河道垃圾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导致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水资源的短缺问题。现在人们也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水资源的污染给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而引发了新的治水理念的思考。特别是对于一些缺乏环保常识的人来说,随手往河道里面丢弃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使得有些河道上到处漂浮着垃圾,对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以及富集污染,为了能够减少污染,越来越多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被人们利用在河道,湖泊和水库等地方,河道中的漂浮垃圾是河道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故河道中漂浮垃圾的清理对于河道清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阶段人们对漂浮垃圾的清理主要还是靠人工打捞以及设置阻拦网的方式打捞,但此类方法处理河道垃圾效率低下,且成本高,垃圾处理起来不方便。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河道垃圾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垃圾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垃圾处理装置本体上表面左端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前后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中部套接有活动插板,所述活动插板内侧面固定安装有垃圾放置板,所述垃圾放置板上端设有磁感应开关,所述磁感应开关上端设有透明防水垫,所述活动插板上表面前后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支架,所述垃圾处理装置本体上表面左端前后侧均对称安装有连接支耳,所述连接支耳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垃圾处理装置本体右端固定安装有垃圾回收槽,所述垃圾回收槽下端设有过滤网,所述垃圾处理装置本体前后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表面右端开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旋转气缸左端通过销钉活动安装在连接支架上,且旋转气缸数量不少于2个。
优选的,所述磁感应开关设于垃圾放置板与透明防水垫之间,且磁感应开关位于垃圾放置板上表面左端位置。
优选的,所述活动插板左端设有斜面,斜面与水平面呈30度夹角。
优选的,所述旋转气缸内置有磁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河道垃圾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活动插板、垃圾放置板、磁感应开关、旋转气缸和连接支架结构,通过螺丝将垃圾处理装置本体固定在船舶上,通过船移动至垃圾位置,在旋转气缸作用下,能够使活动插板沿第二销轴向上翻转90度,将垃圾放置板上的垃圾倒入垃圾回收槽内,垃圾回收槽底端设有过滤网结构,能够增加垃圾回收槽的承载能力,同时在回收垃圾过程中,垃圾回收槽可以悬于水里,更便于对垃圾的回收和过滤,减少人工对垃圾处理河道垃圾效率低,成本高的情况,提高了河道垃圾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处理装置本体、2卡槽、3第一销轴、4活动插板、5垃圾放置板、6磁感应开关、7透明防水垫、8连接支架、9旋转气缸、10连接支耳、11第二销轴、12垃圾回收槽、13过滤网、14固定支架、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泽同蓝(福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绿泽同蓝(福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46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检修小船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面自动吸油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