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4658.2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8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上虞铭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3123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铁芯 磁瓦 注塑 本实用新型 转子 定位齿 注塑孔 一体注塑成型 安全隐患 平稳运行 相邻定位 周向分布 轴向分布 缓冲孔 牢固性 同心度 填充 轴孔 变形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注塑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沿转子铁芯轴向分布的多个磁瓦和PBT;其中,转子铁芯上设置多个注塑孔且其中部设置轴孔;转子铁芯沿周向分布多个定位齿;磁瓦卡设在相邻定位齿之间且相邻磁瓦之间留有间距;PBT填充在间距和注塑孔内及磁瓦的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齿使得磁瓦和转子铁芯保持同心度;缓冲孔可防止转子铁芯发生变形,实现平稳运行;通过PBT将磁瓦、转子铁芯一体注塑成型,增加了牢固性,消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转子。
背景技术
目前永磁转子的加工制造,常用的方法是用粘合剂将磁体固定在转子上,这种固定方法的缺陷是:整体的同心度无法保证、生产质量的可靠性低、加工效率不高。同时由于粘合剂在高温条件下会融化失效,导致运行不平稳、噪音大,严重时会导致磁体脱落,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转子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齿使得磁瓦和转子铁芯保持同心度;缓冲孔可防止转子铁芯发生变形,实现平稳运行;通过PBT将磁瓦、转子铁芯一体注塑成型,增加了牢固性,消除了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注塑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沿所述转子铁芯周向分布的多个磁瓦和PBT;
其中,所述转子铁芯上设置多个注塑孔且其中部设置轴孔;所述转子铁芯沿周向分布多个定位齿;所述定位齿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面上;
所述磁瓦卡设在相邻所述定位齿之间且相邻所述磁瓦之间留有间距;
所述PBT填充在所述间距和注塑孔内及所述磁瓦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定位齿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间距内。
优选的,所述间距为0.5~1mm。
优选的,所述磁瓦沿轴向的两端设置倒角。
优选的,所述轴孔沿轴向的两端设置缓冲孔;所述缓冲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轴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缓冲孔连通所述转子铁芯和轴孔。
优选的,所述缓冲孔的直径20~26mm;所述缓冲孔的孔高1.5~2.5mm。
优选的,所述注塑孔的形状不同。
优选的,所述定位齿和转子铁芯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注塑工序前,相邻的两个定位齿将磁瓦卡设以使得永磁体固定在正确位置,从而保持与转子铁芯的同心度。
2)注塑时,位于轴孔两端的缓冲孔可消化来自PBT的注塑压力引起的形变,从而防止轴孔变形,保持运行的平稳性。
3)PBT一体注塑,注塑孔和间距内的PBT将磁瓦与转子铁芯牢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同时,一部分PBT将磁瓦包裹在其中,增加了将磁瓦与转子铁芯上之间的牢固性,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注塑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未注塑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磁瓦,2-转子铁芯,3-PBT,4-定位齿,5-间距,6-轴孔,7-缓冲孔,8-注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此采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上虞铭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上虞铭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4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检测高可靠电机
- 下一篇:一种消弱齿槽转矩的永磁电机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