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门锁机械开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4902.5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4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艾森豪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63/14;E05B63/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门锁 转动盖板 锁芯 驱动电机 锁孔 机械开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 电机转轴 对锁 开锁 嵌入 圆盘状结构 指纹采集器 转动连接轴 传动连接 密码键盘 外侧壳体 转动连接 封盖 锁销 指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机械开锁机构,包括智能门锁本体和锁芯,所述智能门锁本体的内部一侧嵌入固定有锁芯,且锁芯上连接有锁销,所述智能门锁本体的内部位于锁芯一侧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传动连接有电机转轴,且电机转轴通过转动连接轴与转动盖板转动连接,其中,转动盖板为圆盘状结构,所述智能门锁本体外侧壳体上嵌入设有指纹采集器和密码键盘。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转动盖板,转动盖板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对锁芯上的锁孔进行封盖,通过指纹和密码进行控制,然后在进行机械开锁,对锁芯的锁孔进行保护,防止不法人员通过锁孔进行机械开锁,提高该智能门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机械开锁机构。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门锁已经慢慢的走向大众化。
传统的智能门锁机械开锁机构结构较为简单,缺少对锁芯上的锁孔保护的措施,实用性和安全性较低,同时容易出现锁芯锁孔内部进入异物,从而影响正常机械开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门锁机械开锁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门锁机械开锁机构,包括智能门锁本体和锁芯,所述智能门锁本体的内部一侧嵌入固定有锁芯,且锁芯上连接有锁销,所述智能门锁本体的内部位于锁芯一侧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传动连接有电机转轴,且电机转轴通过转动连接轴与转动盖板转动连接,其中,转动盖板为圆盘状结构,所述智能门锁本体外侧壳体上嵌入设有指纹采集器和密码键盘,所述指纹采集器和密码键盘通过导线与数据录入处理器连接,所述数据录入处理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智能门锁本体的顶部套接有保护套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智能门锁本体内部位于锁芯的一侧底部设有嵌入设有蓄电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锁芯顶部的锁孔为圆形结构,且锁芯的锁孔直径与转动盖板的直径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指纹采集器和密码键盘的输出端与数据录入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数据录入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设有转动盖板,转动盖板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对锁芯上的锁孔进行封盖,通过指纹和密码进行控制,然后再进行机械开锁,对锁芯的锁孔进行保护,防止不法人员通过锁孔进行机械开锁,提高该智能门锁的安全性,其次,没有输入指纹和密码时,转动盖板保持常闭状态,对锁芯的锁孔进行保护,防止异物进入到锁芯的锁孔内部,导致无法进行正常开锁,对该智能门锁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门锁机械开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门锁机械开锁机构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门锁机械开锁机构的工作原理流程框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艾森豪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艾森豪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4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锁及具有其的设备
- 下一篇:无线密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