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锭炉可移动式半自动取盖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4903.X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0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川;苏志强;董一迪;唐纯培;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有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拉 竖直支撑杆 钢管 横梁 底杆 本实用新型 可移动式 起重元件 铸锭炉 滑轮 取盖 下端 工作效率高 安全省力 竖直固定 水平设置 维修保养 上端 大盖 行车 车间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锭炉可移动式半自动取盖车,包括横梁、竖直支撑杆、底杆、斜拉钢管、起重元件和滑轮,其中斜拉钢管包括第一斜拉钢管和第二斜拉钢管,所述两个竖直支撑杆下端分别竖直固定于两个水平设置的底杆上,其中两个竖直支撑杆上端分别固定于横梁的两端,所述横梁与竖直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斜拉钢管,其中横梁中间设有起重元件,所述竖直支撑杆和底杆之间设有第二斜拉钢管,其中底杆下端安装有滑轮。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人工抬大盖要安全省力,而且工作效率高,相比车间行车要小巧灵活,造价低而且维修保养方便,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铸锭炉可移动式半自动取盖车。
背景技术
现有G7多晶铸锭炉炉盖顶距离操作平台较高,高度大于1米,不易抬取炉子顶盖,操作人员清理炉台只能从炉壁和内部热场的间隙进入上炉盖区域进行清炉操作,上面空间小,没有光亮,而且测量元件多,所以对于清炉人员来讲在半封闭的空间作业也不安全,而且也容易损坏设备内部零件。在活动空间小,无光亮的作业环境下,也不容易清理干净,影响后续产品品质。
现在行业内因为有不同炉型,有根据炉型设计车间行车的,但是大多数铸锭炉顶盖都是靠人工搬抬为主,并没有针对如何吊起炉盖设计可移动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铸锭炉可移动式半自动取盖车,提高操作安全及清理效果,以实现G7多晶铸锭炉清理作业的安全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锭炉可移动式半自动取盖车,包括横梁、竖直支撑杆、底杆、斜拉钢管、起重元件和滑轮,其中斜拉钢管包括第一斜拉钢管和第二斜拉钢管,所述两个竖直支撑杆下端分别竖直固定于两个水平设置的底杆上,其中两个竖直支撑杆上端分别固定于横梁的两端,所述横梁与竖直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斜拉钢管,其中横梁中间设有起重元件,所述竖直支撑杆和底杆之间设有第二斜拉钢管,其中底杆下端安装有滑轮。
优选的,所述起重元件为手动葫芦或者自动葫芦。
优选的,所述横梁上设有轨道,其中轨道沿横梁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起重元件安装于轨道中并可在轨道中滑动。
优选的,所述横梁、竖直支撑杆和第一斜拉钢管呈三角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竖直支撑杆与底杆之间固定有两个第二斜拉钢管,其中底杆与第二斜拉钢管呈等腰三角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两个底杆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竖直支撑杆设有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竖直支撑杆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横梁和底杆采用12#的工字钢,所述竖直支撑杆和斜拉钢管采用80mm的方管。
优选的,所述滑轮为万向轮或者定轮,其中两个底杆的同一侧安装两个万向轮,另一侧安装两个定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人工抬大盖要安全省力,而且工作效率高,相比车间行车要小巧灵活,造价低而且维修保养方便,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竖直支撑杆上通过调节高度调节装置调节高度,这样就可以应用于各种高度的厂房,不受厂房高度的限制,应用更加广泛;
(3)本实用新型的自重轻但承重大,既对平台压力小又能灵活避开G7多晶铸锭炉二层平台上的设备及备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横梁,2-竖直支撑杆,3-底杆,4-第一斜拉钢管,5-第二斜拉钢管,6-起重元件,7-滑轮,8-轨道,9-高度调节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有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有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49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