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片固定装置、叶片取样器及比叶重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8323.8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3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吴位仙;张志敏;刘端梅;罗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G01N1/08;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框 叶片 比叶重 叶片固定装置 滑动连接 放置板 经线 本实用新型 测量装置 取样器 纬线 长度边 准确率 测量技术领域 压紧固定 铰接 取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比叶重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叶片固定装置、叶片取样器及比叶重测量装置。叶片固定装置,包括放置板和固定框;放置板用于放置叶片,放置板与固定框的一条宽度边铰接;固定框能够将叶片压紧固定在放置板上;固定框设置有多个经线和多个纬线,多个经线的一端均与固定框的一条宽度边滑动连接,多个经线的另一端均与固定框的另一条宽度边滑动连接;多个纬线的一端均与固定框的一条长度边滑动连接,多个纬线的另一端均与固定框的另一条长度边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叶片进行有效固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叶片取样器和比叶重测量装置,由于使用了叶片固定装置,提高了取样的效率和准确率以及比叶重的测量结果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比叶重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叶片固定装置、叶片取样器及比叶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比叶重是指单位叶面积的叶片重量(干重或鲜重),不过通常用干重来表示。比叶重是衡量叶片光合作用性能的一个参数。其倒数称为比叶面积。它与叶片的光合作用、叶面积指数、叶片氮含量及叶片的发育相联系。
打孔法测量植物叶片的比叶重是植物学研究上的一种常用的经典方法,通常包括从植株上分离新鲜叶片后,将多个被测叶片重叠后放置在试验台上,用手持打孔器在叶片上钻孔,把叶片打成若干个直径相同的小圆片,获得圆形叶片鲜样后,经过烘箱烘干,称干重等步骤获取相应数据。这种测量就要求打出的圆形大小越均匀一致,打出的圆形越多,获取的测量数据就相对越准确。
然而,当叶片重叠放置后,仅仅通过实验人员用手按压叶片,在打孔过程中,叶片很容易发生位移,导致打孔不均匀,而且在发生位移后,不容易使叶片的叠放位置复原,导致取样失败,从而影响比叶重的测量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片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叶片的叠放位置难以固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叶片取样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叶片发生位移而导致的取样失败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比叶重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比叶重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叶片固定装置,包括放置板和固定框;
所述放置板用于放置叶片,所述放置板与所述固定框的一条宽度边铰接;所述固定框能够将所述叶片压紧固定在所述放置板上;
所述固定框设置有多个经线和多个纬线,多个所述经线的一端均与所述固定框的一条宽度边滑动连接,多个所述经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固定框的另一条宽度边滑动连接;多个所述纬线的一端均与所述固定框的一条长度边滑动连接,多个所述纬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固定框的另一条长度边滑动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放置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磁性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搭扣。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经线的另一端和所述纬线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挂钩。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板的材质为金属。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均为弹性线。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叶片固定装置,包括放置板和固定框;
所述放置板用于放置叶片,所述放置板与所述固定框的一条长度边铰接;所述固定框能够将所述叶片压紧固定在所述放置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学院,未经铜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8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流域泥沙自动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压电谐振式PM2.5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