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0403.7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3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冯川;余波;许泳;吴怡敏;朱大鹏;邹家勇;李龙才;邢毅;丁晓飞;骆玲;冯千秀;曾捷;李珊珊;李良霄;余露月;朱忻悦;赵宇晖;张朝煜;杨凌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0;H01F27/02;H01F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抗器 电抗器线圈 交流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 支柱绝缘子 叠放结构 绕制 电连接结构 叠层结构 短接件 高低压 围栏 节约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包括第一电抗器框架(2)和第二电抗器框架(8),在第一电抗器框架(2)上绕制形成第一电抗器线圈(3),在第二电抗器框架(8)上绕制形成第二电抗器线圈(9);所述的第一电抗器框架(2)与第二电抗器框架(8)之间形成叠层结构,所述的第一电抗器线圈(3)与第二电抗器线圈(9)之间通过高低压短接件(10)形成电连接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不仅可以节约交流滤波器设备的占地面积,从而进一步节省交流滤波器设备的围栏占地面积,而且还可以取消传统设置方案中的位于第二电抗器框架底部的支柱绝缘子,有利于节省支柱绝缘子的投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滤波器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适用于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
背景技术
交流滤波器通常采用无源式滤波器,其由电抗器、电容器和电阻器等作为基本元件组成。根据系统谐波和换流站运行的特征谐波,采用不同型式的交流滤波器。工程中经常采用的交流滤波器型式有双调谐滤波器、三调谐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组等。考虑到设备的技术经济性,交流滤波器内的电抗器均采用干式空心电抗器,在滤波器围栏内低位布置。干式空心电抗器的电感是通过线圈绕制产生的,对于电感值要求比较大的交流滤波器电抗器,设备厂家往往采用两个线圈串联的方式。
常规的布置方案为两个交流滤波器电抗器的线圈平放布置,电抗器线圈之间采用铝合金导线连接,两个电抗器线圈都通过支柱绝缘子支撑。由于平放的电抗器线圈之间的磁力线的方向不同、且两个线圈之间有防磁范围的要求,如果两个电抗器线圈之间的距离过近,将导致线圈产生过大的互感,进而导致线圈发热,使串联电抗的电感值与额定值出现偏差。以电抗器的线圈外径尺寸为D为例,一般要求两个平放的电抗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D。另外,由于交流滤波器电抗器的两个线圈之间有防磁范围的要求,必然导致交流滤波器电抗器之间的布置距离很大,从而造成交流滤波器安装后的占地面积较大,在对占地尺寸要求越来越高的特高压直流建设中,不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以减少交流滤波器安装后的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包括第一电抗器框架和第二电抗器框架,在第一电抗器框架上绕制形成第一电抗器线圈,在第二电抗器框架上绕制形成第二电抗器线圈;所述的第一电抗器框架与第二电抗器框架之间形成叠层结构,所述的第一电抗器线圈与第二电抗器线圈之间通过高低压短接件形成电连接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隔震缓冲垫,所述隔震缓冲垫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抗器框架、第二电抗器框架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高低压短接件是伸缩铝排或者伸缩铜排。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抗器框架底部与低压侧接线端子连接固定,所述低压侧接线端子与第一电抗器线圈之间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抗器框架顶部与高压侧接线端子连接固定,所述高压侧接线端子与第二电抗器线圈之间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抗器框架底部与支柱绝缘子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抗器框架顶部与防雨罩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电抗器线圈、第二电抗器线圈的绕制方向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一电抗器框架与第二电抗器框架之间形成叠层结构,且第一电抗器线圈与第二电抗器线圈之间通过高低压短接件形成电连接结构,不仅节约了交流滤波器设备的占地面积,从而进一步节省了交流滤波器设备的围栏占地面积,而且,还可以取消传统设置方案中的高压电抗器线圈底部的支柱绝缘子,从而节省了支柱绝缘子的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04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谐振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可减小涡流损耗的浇注箔式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