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低速磁浮小半径曲线低置悬臂墙一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1163.2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6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艳;吴连海;陈晶晶;赵润涛;陈则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29/16;E02D31/02;E01C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程昊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墙 中低速 路基 一体结构 底板 小半径曲线 低置 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 挡墙 墙趾 踵部 路基结构 市场推广 浸入 承轨梁 沉降 墙板 地下水 填补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低速磁浮小半径曲线低置悬臂墙一体结构,包括路基底板、路基挡墙以及路基承轨梁;所述路基挡墙为悬臂墙,所述悬臂墙的墙板部为高度2.0m~7.0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悬臂墙的墙趾部、墙踵部与所述路基底板结合形成一体,所述路基底板与所述墙趾部、墙踵部的一体结构为厚度500mm~800mm、宽5.2m~12.0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中低速磁浮小半径曲线低置悬臂墙一体结构,填补了中低速磁浮路基结构的空白,满足了高沉降要求,起到支挡的作用,节省了用地和投资,控制了地下水浸入,使中低速磁浮运用范围更广、更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低速磁浮小半径曲线低置悬臂墙一体结构,属于磁浮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磁浮是采用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目前国内外的科研成果较少,已正式投入运营的线均以高架桥梁结构为主,仅有北京S1线存在路基低置结构,且位于小曲线大坡度地段,并要求任意段20m长度范围的不均匀沉降量不大于20mm。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磁浮半路堑节地支挡与磁浮基础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要求的中低速磁浮小半径曲线低置悬臂墙一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低速磁浮小半径曲线低置悬臂墙一体结构,包括路基底板、路基挡墙以及路基承轨梁;所述路基挡墙为悬臂墙,所述悬臂墙的墙板部为高度2.0m~7.0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悬臂墙的墙趾部、墙踵部与所述路基底板结合形成一体,所述路基底板与所述墙趾部、墙踵部的一体结构为厚度500mm~800mm、宽5.2m~12.0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路基承轨梁设置于所述路基底板上,所述路基承轨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一体成型于路基底板上的左侧墙与右侧墙、位于所述左侧墙与右侧墙顶端的顶板、位于所述顶板上的左承轨台与右承轨台、位于所述左承轨台与右承轨台上的轨排。
在所述路基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基础桩。
所述路基承轨梁为两个,分别为入段线承轨梁和出段线承轨梁。
在所述路基承轨梁的两侧还设置有电缆槽。
所述路基挡墙每15m长的距离分为一段,相邻的两端路基挡墙之间衔接处设置2cm变形缝,变形缝中间设橡胶止水带。
所述路基底板每15m长的距离分为一段,相邻的两端路基底板之间衔接处设置2cm变形缝,变形缝中间设橡胶止水带。
所述钢筋混凝土为C35防水钢筋混凝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中低速磁浮小半径曲线低置悬臂墙一体结构,填补了中低速磁浮路基结构的空白,满足了高沉降要求,起到支挡的作用,节省了用地和投资,控制了地下水浸入,使中低速磁浮运用范围更广、更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础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变形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1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 下一篇:一种水利绿化挡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