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通电导体连接点接触阻抗的监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1642.4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4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金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一凡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互感器组 辅助监测回路 通电回路 连接点 标准电阻 辅助监测 监测电路 监测装置 接触阻抗 通电导体 通电 大电流导线连接 测量 本实用新型 大功率插座 动静触头 二次回路 断路器 并接 阻抗 串联 采集 应用 | ||
一种测量通电导体连接点接触阻抗的监测电路,其特征为主通电回路、辅助监测回路及监测装置,辅助监测回路并接在主通电回路上;所述主通电回路包括主通电回路连接点、电流互感器组一,电流互感器组一安装在主通电回路上;所述辅助监测回路包括标准电阻、电流互感器组二,标准电阻串联在辅助监测回路中,电流互感器组二安装在辅助监测回路上;所述电流互感器组一、电流互感器组二的二次回路与监测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流互感器组一、二分别采集主通电回路的电流和辅助监测回路的电流,结合辅助监测回路上的标准电阻阻值,计算出主通电回路连接点的阻抗。主要应用于大电流导线连接点、断路器动静触头、大功率插座等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电导体连接点接触阻抗测量领域,具体是一种测量通电导体连接点接触阻抗的监测电路。
背景技术
通电导体连接点接触阻抗异常引发的故障无论是在高压领域还是低压领域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轻则消耗电能增加线损,重则过热烧断导体导致停电,尤其是在高压输电线路,甚至还会造成断线倒塔的重大事故。
通电导体连接点接触阻抗异常的原因,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连接点接触阻抗会逐渐增大,发热也会越来越严重,直至过热烧毁。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主要是利用红外热像仪人工对通电导体连接点进行温度监测,然后根据所测温度判断连接点是否发热,会不会烧断导体。这一方法只能测量某一个时间点的温度情况,但线路中电流是变化的,不能判断电流增大后通电导体连接点的发热情况,因此只能增加测温频次。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测量通电导体连接点接触阻抗的监测电路。
另,专利《用于检测电连接线夹的连接状态的采集系统》(申请号201410347019.3)中测量电连接线夹两端的微电压的方法与本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方法完全不同,且仅适用于电流较小的应用场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通电导体连接点接触阻抗的监测电路,其特征为主通电回路、辅助监测回路及监测装置,辅助监测回路并接在主通电回路上;所述主通电回路包括主通电回路连接点、电流互感器组一,电流互感器组一安装在主通电回路上;所述辅助监测回路包括标准电阻、电流互感器组二,标准电阻串联在辅助监测回路中,电流互感器组二安装在辅助监测回路上;所述电流互感器组一、电流互感器组二的二次回路与监测装置相连接。
通电工作时,标准电阻的阻值R’已知,监测装置采集电流互感器组二中的二次电流,计算出辅助监测回路中的电流I’,根据△U=I’R’可计算出标准电阻两端的压降△U,此压降即为辅助监测回路两端的压降。因为辅助监测回路并接在主通电回路上,所以辅助监测回路的压降就是主通电回路的压降△U。监测装置采集电流互感器组一中的二次电流,计算出主通电回路中的电流I,即可算出主通电回路连接点的接触阻抗R=△U/I。进一步计算连接点上的发热功率P=I2R。
本实用新型的巧妙之处在于:正常情况下,通电导体连接点接触阻抗一般在几十微欧至几百微欧之间,辅助监测回路中的标准电阻的阻值根据主通电回路的电流范围和主通电回路连接点的正常接触阻抗进行选择,一般在零点几欧至几欧之间。因此辅助监测回路中产生的电流只有主通电回路中的几千分之一,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辅助监测回路的电流,进而辅助监测回路中器件的技术要求大大降低,选择范围更广泛,同时,由于辅助监测回路是并联在主通电回路上的,即使辅助监测回路断开,也不会对主通电回路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的交、直流电路,主要应用于大电流导线连接点、断路器动静触头、大功率插座等场合。通过测量通电导体连接点接触阻抗,可以根据电流的变化趋势得出由于接触阻抗引起的发热功率的变化趋势,运检人员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提前维护,解决了普通测温方法不能准确预判发热趋势的缺陷,使得运检人员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节省人工。
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测量通电导线本体的电阻,即将辅助监测回路并接在通电导线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一凡,未经金一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1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