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柔性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1687.1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1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曾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炜力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24 | 分类号: | F16L11/24;F16L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陈正兴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软管皮 螺旋缠绕 褶皱结构 螺旋状凹槽 螺旋状延伸 高柔性 本实用新型 柔软性能 伸缩性能 柔性度 伸缩度 外侧面 适配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柔性软管,包括管状的软管皮及条状的软管骨,所述软管骨螺旋缠绕在软管皮外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皮在螺旋缠绕的软管骨之间,为呈“M”字形的褶皱结构。所述软管皮的呈“M”字形的褶皱结构,螺旋状延伸,从而形成与螺旋缠绕的软管骨相适配的螺旋状凹槽。通过将螺旋缠绕的软管骨之间的软管皮设计成“M”字形的褶皱结构,可以很好地改善软管整体的柔性度和伸缩度,提高软管的柔软性能、伸缩性能和品质。而且,软管皮的“M”字形的褶皱结构螺旋状延伸,形成与软管骨相配合的螺旋状凹槽,能够使得软管皮和软管骨的结合更加紧密,科学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的构造,特别涉及一种高柔性软管。
背景技术
软管,特别是呼吸软管,柔性度、伸缩度是其重要性能之一。目前的呼吸软管,一般是圆滑的柔性管,即使有软管皮加螺旋缠绕的软管骨的螺旋软管,在螺旋状的软管骨之间,软管皮呈“∧”字形结构,柔性度、伸缩度不佳,影响软管的柔软性和伸缩性。另外,呼吸软管的接头与软管的连接构造的好坏是决定软管质量的关键之一。目前的呼吸软管,其接头部分基本上是通过二次包胶注塑成型,即,先将软管的软管皮、软管骨部分成型,然后再将软管接头部分以直接注塑成型的方式连接于软管的端部。目前,软管接头部分注塑成型在软管端部时,由于软管接头的端部切面为平切面(即平面),而软管部分的软管骨为螺旋缠绕在软管皮,如此一来,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必然是半圈为软管骨所在的位置,另外半圈为软管皮所在的位置,由于软管皮非常的薄(一般在0.1~1mm之间),这样的过渡构造,一旦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涉及到软管皮,在呼吸软管使用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弯曲、拖折情况,很容易便会造成过渡位置的软管皮破裂、开裂,严重影响呼吸软管的质量。另外,由于接头部分二次包胶注塑成型时,温度非常高(一般达到200~300℃),本身便已经容易造成包覆部分的软管皮破裂,如果过渡位置还涉及到软管皮,那就更容易在软管接头注塑成型时便会致使软管皮破裂,导致次品。因此,传统的软管接头构造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作出改进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柔性软管,通过改进软管皮的构造,从而提高软管的整体柔软性能和伸缩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柔性软管,包括管状的软管皮及条状的软管骨,所述软管骨螺旋缠绕在软管皮外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皮在螺旋缠绕的软管骨之间,为呈“M”字形的褶皱结构。
进一步,所述软管皮的呈“M”字形的褶皱结构,螺旋状延伸,从而形成与螺旋缠绕的软管骨相适配的螺旋状凹槽。
进一步,还包括接头,所述接头为注塑成型构件,并以直接注塑成型的方式连接于软管的端部,所述接头在与软管相接的端部,设置有与软管骨相对应的延伸部,该延伸部沿着软管骨的走向进行适配式延伸,使得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为软管骨所在的位置。接头在与软管相接的端部设置有与软管骨相对应的延伸部,该延伸部沿着软管骨的走向进行适配式延伸,使得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为软管骨所在的位置;如此一来,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全都是软管骨所在的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的抗折防开裂性能,保证产品质量;另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软管接头注塑成型时致使软管皮破裂,避免次品。
进一步,所述延伸部沿着软管骨的走向进行适配式延伸,圆周延伸半圈。一般来说,延伸部沿着软管骨的走向延伸半圈,便可以使得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避开软管皮,处于软管骨所在的位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求延伸半圈以上。
进一步,所述接头与软管之间套设有半管状的防护套,该半管状的防护套的内侧设有与软管骨相适配的螺旋槽,并于接头注塑成型在软管端部之前,套设在软管端部。在接头部分二次包胶注塑成型之前,先在软管部分的端部套上该半管状的防护套,起到加强与保护作用,能有效避免接头部分二次包胶注塑成型时的高温对软管皮造成的损坏,避免高温导致软管皮破裂,提高产品合格率和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炜力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炜力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16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泄漏预警的金属软管
- 下一篇:一种连接可靠的铜铝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