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层防撬边结构的防盗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2075.4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6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帝梵爵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5B63/14;E06B3/88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张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撬边 防盗门 双层防撬边 防盗门门框 防盗门门体 等高 通孔 样式 本实用新型 防护作用 建材领域 结构优化 开启状态 联动锁 防撬 家装 锁件 锁舌 子锁 美观 穿过 暴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建材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防撬边结构的防盗门,包括了防盗门门体、防盗门门框、联动锁组件和双层防撬边,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与现有的双层梯形防撬边设计样式不同,采用双层等高的防撬边,处于外侧的第二防撬边可以更好的保护内侧的第一防撬边,并且锁件的锁舌在开启状态下可同时穿过防盗门门体和防盗门门框的第一防撬边实现更好的防护作用;经过合理设计的防盗门,可以设置多处的子锁件,仅需增减第一防撬边上的通孔个数即可,并且第二防撬边与第一防撬边采用等高设计从外观上看不会暴露内部的通孔,样式更加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建材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双层防撬边结构的防盗门。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居民们都装上了防盗门防止家中被盗,但是现有技术中防盗门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例如现在的防盗门通常只在门框处设置有一层防撬边来防止防盗门被撬,这样的设计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不法分子只需要撬开这一层防撬边,便能接触到内部的锁舌,从而将防盗门打开。
中国专利200420024688.9号便公开了一种“带防撬折边的防撬门”。在该技术方案中,防撬边包括:设于门扇最外侧由防撬门面板延伸而成的第一防撬边,经折弯而成的第二防撬边设于第一防撬边与门扇侧面之间;门框上设有与第一防撬边相应的台阶及与第二防撬边相应的凹槽。防撬边采用上述结构,可提高防撬性能。但其存在以下不足:
1、防撬边与门框间若间隙大则密封性不理想,若间隙小则防撬边与门框间很容易产生摩擦或碰撞。
2、上述防撬边结构复杂,制造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层防撬边结构的防盗门,提供一种带有双层防撬功能的防盗门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防撬边结构的防盗门,包括了防盗门门体、防盗门门框、联动锁组件和双层防撬边,防盗门门体的一侧通过铰链与防盗门门框的一侧连接,防盗门门体的另一侧通过联动锁组件与防盗门门框连接,联动锁组件安装于防盗门门体内部,联动锁组件包括了一个主锁件和若干的子锁件,主锁件通过连动杆传动带动子锁件开启闭合,双层防撬边设置在防盗门门体和防盗门门框的连接处,双层防撬边在主锁件和子锁件位置处开设有与主锁件和子锁件锁舌相应大小的通孔。
其中,双层防撬边包括第一防撬边和第二防撬边,第一防撬边安装于防盗门门体和防盗门门框的近内侧,通孔仅开设在第一防撬边上。
其中,防盗门门体上的第一防撬边和第二防撬边为矩形突起折边,并且第一防撬边和第二防撬边突起高度相同,防盗门门框上的第一防撬边和第二防撬边为矩形突起折边,并且第一防撬边的突起高度高于第二防撬边突起高度。
其中,主锁件和子锁件锁舌向外伸出至穿过防盗门门体和防盗门门框的第一防撬边通孔为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与现有的双层梯形防撬边设计样式不同,采用双层等高的防撬边,处于外侧的第二防撬边可以更好的保护内侧的第一防撬边,并且主锁件和子锁件的锁舌在开启状态下可同时穿过防盗门门体和防盗门门框的第一防撬边实现更好的防护作用。
2.经过合理设计的防盗门,可以设置多处的子锁件,仅需增减第一防撬边上的通孔个数即可,并且第二防撬边与第一防撬边采用等高设计从外观上看不会暴露内部的通孔,样式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门门体上双层防撬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门门框上双层防撬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帝梵爵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帝梵爵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20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