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残液回收的灌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5061.8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0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箭牌润滑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B67C3/22;B67C3/2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王雨杰 |
地址: | 301803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装置 支架 灌装装置 灌装机 固接 卡板 喷头 本实用新型 残液回收 卡位装置 回收槽 卡颈 开口 受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 竖直设置 挡板 平移 限位板 驱动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残液回收的灌装机,包括传送装置、灌装装置和卡位装置,灌装装置的喷头竖直设置于传送装置的正上方,传送装置两侧均固接有挡板;卡位装置包括支架和驱动装置,支架位于传送装置上方并受驱动装置驱动沿传送装置宽度方向平移,支架上固接有位于灌装装置两侧的限位板,以及喷头一一对应的卡板;卡板一端伸出支架,并开有卡颈开口;支架上固接有沿传送装置长度方向的回收槽,回收槽高于卡板并位于卡板开有卡颈开口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灌装机,减少油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灌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残液回收的灌装机。
背景技术
在液体灌装过程中,主要利用灌装机来将液体到塑料瓶内,目前市面上的灌装机,主要包括机架、传送机构以及灌装机构。液体灌装机在停机后,灌装机构上的出料嘴内仍会存有一定量的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油会从出料嘴的嘴口处流出,滴落到传送机构上,造成了油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残液回收的灌装机,以减少油浪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残液回收的灌装机,包括传送装置、灌装装置和卡位装置,灌装装置的喷头竖直设置于传送装置的正上方,传送装置两侧均固接有挡板;卡位装置包括支架和驱动装置,支架位于传送装置上方并受驱动装置驱动沿传送装置宽度方向平移,支架上固接有位于灌装装置两侧的限位板,以及喷头一一对应的卡板;卡板一端伸出支架,并开有卡颈开口;支架上固接有沿传送装置长度方向的回收槽,回收槽高于卡板并位于卡板开有卡颈开口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活塞缸,活塞缸的缸体固接在机壳上,活塞缸的活塞杆与支架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平移梁,平移梁沿传送装置长度方向设置,平移梁两端分别固接有竖直设置的端板,端板上端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活塞杆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固接有滑移座,滑移座通过滑移腔滑移连接有滑移杆,滑移杆末端与连接块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槽两端向上延伸形成有延伸板,延伸板上端与滑移杆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槽两端连接有回收通道,回收通道末端与储液箱顶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通道包括硬管部与软管部,硬管部一端与回收槽端部连通,并弯折向传送装置长度方向延伸;软管部套设在硬管部末端,并延伸至储液箱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灌装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灌装机,通过对保证罐体位于喷头下方的限位板和卡板,以及回收槽进行同步驱动,保证喷头下方必有载物接收喷出的液体,防止残液的浪费。而回收槽槽收集的残液通过回收管道和泵返回储液罐,重新喷射。另外,滑移座和滑移杆起到支撑支架和限位作用;而硬管和软管兼用的回收通道,既可以保证随伸缩的管道连通,也可以防止软管过度而损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灌装机正视图;
图2为去除机壳顶面和灌装装置后的灌装机俯视图(因左右对称,右半侧省略)。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箭牌润滑油有限公司,未经箭牌润滑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5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灌装机
- 下一篇:一种可以选择放料位置的滚筒自动放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