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5420.X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璟;赵津京;魏志平;黄佳音;田会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坝体 导流装置 鱼刺 本实用新型 生态 水生植物 浮筒 模块化生产 生产成本低 拆卸方便 景观效果 水流流向 可循环 导流 透水 主坝 冲刷 水深 标准化 防护 施工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流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所述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包括主坝体和支坝,所述主坝体包括坝体布和设置在所述坝体布顶部的浮筒,所述支坝包括三角形的坝体布,所述支坝布置在所述主坝两侧,使所述主坝体和支坝呈鱼刺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生产成本低,安装和拆卸方便,施工快速,水深适应性好,环保、可循环利用,景观效果好,具有导流、透水、改变水流流向的功能,也可起到防护下游冲刷、保护水生植物作用,可标准化、批量模块化生产等优点的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流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湖滨水体的水生态保护工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是水流对种植初期植物的影响。现在工程中常用的导流方法是通过在保护带前打导流桩来改变水流流向。但是这种导流方式对水深、底质要求较高,不适用于水深较大和地质过硬或过软的水域。并且这种导流方式还存在着稳定性低、景观效果差、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不可重复利用和影响导流桩前后水流交换等缺点。实际需要一种具有适用于湖滨水体流速大、水深适应性强、景观效果好、可循环利用等特点,并且施工组装和拆卸方便的导流装置。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生产成本低,安装和拆卸方便,施工快速,水深适应性好,环保、可循环利用,景观效果好,具有导流、透水、改变水流流向的功能,也可起到防护下游冲刷、保护水生植物作用,可标准化、批量模块化生产等优点的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生产成本低,安装和拆卸方便,施工快速,水深适应性好,环保、可循环利用,景观效果好,具有导流、透水、改变水流流向的功能,也可起到防护下游冲刷、保护水生植物作用,可标准化、批量模块化生产等优点的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所述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包括主坝体和支坝,所述主坝体包括坝体布和设置在所述坝体布顶部的浮筒,所述支坝包括三角形的坝体布,所述支坝布置在所述主坝两侧,使所述主坝体和支坝呈鱼刺型。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上述的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主坝体呈与水流方向垂直设置,所述主坝体和支坝相互垂直设置。
在上述的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主坝体与水流方向成斜向设置,所述支坝与所述主坝体成30°至60°锐角布置。
在上述的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支坝缝制在所述主坝体的两侧,所述支坝的间距为3-5m。
在上述的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主坝体和支坝通过锚链和锚体或者锚链和木桩与河床固定,所述锚体或木桩被固定在河床上,所述锚链一端与所述锚体或木桩固定,所述锚链另一端与所述坝体布的底部固定。
在上述的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主坝体在其下边缘的两角处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上固定有锚链,所述锚链的末端与固定在河床上的锚体或木桩相固定。
在上述的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支坝的下边缘在远离所述主坝体的一侧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上固定有锚链,所述锚链的末端与固定在河床上的锚体或木桩相固定。
在上述的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坝体布为不透水或半透水的柔性布材料。
在上述的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坝体布顶部包裹所述浮筒,所述浮筒为圆柱形筒。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54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竖井消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电站尾水冷却器的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