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差抗汽浊用螺槽式阀芯小流量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6561.3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5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山;何玉雷;李国平;陈荣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姆流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7/04 | 分类号: | F16K47/04;F16K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槽 阀芯阀杆 阀芯 小流量调节阀 高压差 腔室 阀内件 连接流道 阀体 流道 阀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高压差流体 出口流道 底部连接 降低压力 入口流道 一端连接 左右两侧 减小 汽蚀 闪蒸 下端 分摊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差抗汽浊用螺槽式阀芯小流量调节阀。一种高压差抗汽浊用螺槽式阀芯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内件、阀芯阀杆,其特征在于:阀芯阀杆的下部外侧套设有阀内件,位于阀内件的外侧设有阀体;所述的阀芯阀杆的下部设有螺槽;位于阀芯阀杆的底部设有腔室一,腔室一的左右两侧连接流道一的一端,流道一的另一端连接入口流道;位于阀芯阀杆的上部设有腔室二;腔室二的下端连接流道二的顶部,流道二的底部连接出口流道。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高压差抗汽浊用螺槽式阀芯小流量调节阀,高压差流体经过螺槽时会逐步分摊降低压力后从阀芯流出,从而消除汽蚀或减小闪蒸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差抗汽浊用螺槽式阀芯小流量调节阀。
背景技术
小流量调节阀使用在产生汽蚀或闪蒸工况等恶劣工况下时,很容易破坏阀芯结构,使阀门流量无法控制。
我公司设计一种新型结构,高压差流体经过螺槽时会逐步分摊降低压力后从阀芯流出,从而消除汽蚀或减小闪蒸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差抗汽浊用螺槽式阀芯小流量调节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高压差抗汽浊用螺槽式阀芯小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内件、阀芯阀杆,其特征在于:阀芯阀杆的下部外侧套设有阀内件,位于阀内件的外侧设有阀体;所述的阀芯阀杆的下部设有螺槽;位于阀芯阀杆的底部设有腔室一,腔室一的左右两侧连接流道一的一端,流道一的另一端连接入口流道;位于阀芯阀杆的上部设有腔室二;腔室二的下端连接流道二的顶部,流道二的底部连接出口流道。
所述的阀芯阀杆的下部呈上宽下窄锥形结构。
所述的阀芯阀杆下部的螺槽为等距同心螺槽。
所述的流道一呈外高内低倾斜状布置,并且流道一为圆柱形流道结构,流道一位于阀内件内部。
所述的入口流道呈外地内高倾斜状布置,并且入口流道位于阀体内部。
所述的流道二为圆筒形结构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为空心的流道腔体。
所述的流道一贯穿流道二腔体的中部。
所述的出口流道内地外高倾斜状布置,并且出口流道位于阀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高压差抗汽浊用螺槽式阀芯小流量调节阀,高压差流体经过螺槽时会逐步分摊降低压力后从阀芯流出,从而消除汽蚀或减小闪蒸影响。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1为阀内件,2为阀体,3为流道一,4为入口流道,5为腔室一,6为出口流道,7为腔室二,8为阀芯阀杆,9为流道二,10为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阀芯阀杆8的下部外侧套设有阀内件1,位于阀内件1的外侧设有阀体2;所述的阀芯阀杆8的下部设有螺槽10;位于阀芯阀杆8的底部设有腔室一5,腔室一5的左右两侧连接流道一3的一端,流道一3的另一端连接入口流道4;位于阀芯阀杆8的上部设有腔室二7;腔室二7的下端连接流道二9的顶部,流道二9的底部连接出口流道6。
阀芯阀杆8的下部呈上宽下窄锥形结构。
阀芯阀杆8下部的螺槽10为等距同心螺槽。
流道一3呈外高内低倾斜状布置,并且流道一3为圆柱形流道结构,流道一3位于阀内件1内部。
入口流道4呈外地内高倾斜状布置,并且入口流道4位于阀体2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姆流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西姆流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6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