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尘散热效果的塑壳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7340.8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1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飞;朱国银;张伟;陈海华;葛广彬;林长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通球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9/5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壳 塑壳断路器 防尘散热 弹簧 缓震 前盖 断路器本体 外侧边缘 防尘壳 固定壳 减震 内部电子元件 散热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 表面固定 负压风机 空气对流 前端表面 上下两侧 固定件 散热口 预留槽 转动轴 隔震 拉闸 灭弧 凸块 预留 挤压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尘散热效果的塑壳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防尘壳和保护壳,所述断路器本体内部后端设置有固定壳,所述固定件内部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防尘壳通过外侧边缘的转动轴与前盖外侧边缘相互连接,所述前盖表面固定有拉闸件,所述固定壳的两侧均安装有缓震弹簧,所述保护壳安装在缓震弹簧的前端表面,所述前盖的前端上下两侧内部均预留有空腔,所述保护壳的前端两侧均设置有凸块。该具有防尘散热效果的塑壳断路器,内部右侧的散热口可配合负压风机对内形成空气对流,可对装置内部的灭弧器件起到较好的散热冷却效果,保护壳内侧的缓震弹簧对内起到减震隔震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造成内部电子元件因外力造成挤压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壳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尘散热效果的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塑壳断路器能够在电流超过跳脱设定后自动切断电流。塑壳指的是用塑料绝缘体来作为装置的外壳,用来隔离导体之间以及接地金属部分。塑壳断路器通常含有热磁跳脱单元,而大型号的塑壳断路器会配备固态跳脱传感器。
现有的大部分塑壳断路器未设置良好的散热结构,且不具有对内防震保护和防尘的效果,使内部灭弧器件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从而容易导致电子线路因温度过高所造成的线路过早老化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塑壳断路器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散热效果的塑壳断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针对原有的大部分塑壳断路器未设置良好的散热结构,且不具有对内防震保护和防尘的效果,使内部灭弧器件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从而容易导致电子线路因温度过高所造成的线路过早老化的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散热效果的塑壳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防尘壳和保护壳,所述断路器本体内部后端设置有固定壳,且固定壳前端设置有前盖,并且固定壳的上下两侧后端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部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防尘壳通过外侧边缘的转动轴与前盖外侧边缘相互连接,且防尘壳表面预留有凹槽,所述前盖表面固定有拉闸件,所述固定壳的两侧均安装有缓震弹簧,且固定壳的右侧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散热口,并且固定壳的左侧表面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保护壳安装在缓震弹簧的前端表面,所述前盖的前端上下两侧内部均预留有空腔,所述保护壳的前端两侧均设置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防尘壳通过外侧边缘的转动轴与前盖构成转动机构,且该机构的转动角度范围值为0-180°,并且该机构关于前盖表面中心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防尘壳通过凹槽与拉闸件卡槽连接,且凹槽的内部边缘与拉闸件的外部边缘相互吻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震弹簧关于固定壳的外侧表面等高度对称设置有四组。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与凸块为一体化结构,且保护壳通过凸块和空腔与前盖卡合连接,并且保护壳与固定壳为焊接一体化结构,同时保护壳等高度设置在固定壳两侧。
优选的,所述凸块关于保护壳的中心位置对设置有四个,且凸块与空腔的位置相互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尘散热效果的塑壳断路器,该装置内部左侧设置有负压风机,右侧的散热口可配合负压风机对内形成空气对流,可对装置内部的灭弧器件起到较好的散热冷却效果,避免电子线路因温度过高所造成的线路过早老化的情况;保护壳内侧的缓震弹簧对内起到减震隔震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造成内部电子元件因外力造成挤压损坏;防尘壳可对塑壳断路器的前端表面进行防尘防护,避免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情况。可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负压风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通球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通球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7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20kV单相操作的罐式断路器
- 下一篇:防错装试验按钮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