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廊现浇施工整体移动式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8440.2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1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会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李戍 |
地址: | 136000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巨元换***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外模 伸缩横梁 支撑梁 桁架 右内模 拉杆 整体移动式 活动连接 两侧设置 伸缩杆 左内模 横梁 模架 外模 现浇 种管 施工 拉杆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 灌注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 两端设置 上外模 伸长 移位 内模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廊现浇施工整体移动式模架,包括桁架、上外模、右内模、右侧下外模和左侧下外模,桁架的顶端两侧设置有下外模支撑梁,下外模支撑梁与桁架固定连接,下外模支撑梁的两侧设置有拉杆,拉杆与下外模支撑梁固定连接,拉杆的另一端端设置有左侧下外模和右侧下外模,左侧下外模和右侧下外模与拉杆活动连接,左侧下外模和右侧下外模的内侧设置有伸缩横梁,伸缩横梁与左侧下外模和右侧下外模活动连接,伸缩横梁的两端设置有横梁伸缩杆,横梁伸缩杆与伸缩横梁活动连接,在内模与外模之间浇筑混凝土中,伸缩横梁伸长两端分别支撑住左内模和右内模,防止在往内模和外模之间灌注混凝土时,左内模和右内模产生移位,影响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现浇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廊现浇施工整体移动式模架。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将燃气管道、给水管道、排水管道以及通信电缆等汇聚起来,具有一次开挖,集中施工,避免同一路段的重复开挖的众多优点,而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在我国的城市市政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现有的管廊现浇施工整体移动式模架不能通过安装有的行走装置进行移动,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搬运,现有的管廊现浇施工整体移动式模架没有可伸缩调节管廊内壁所需宽度的装置,需要逐个单位零件拼接和固定的组件进行安装,拆装量大,需要大量人工,施工效率低并且质量不稳定。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管廊现浇施工整体移动式模架,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廊现浇施工整体移动式模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拆装量大,需要大量人工,施工效率低并且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廊现浇施工整体移动式模架,包括桁架、上外模、右内模、右侧下外模和左侧下外模,所述桁架的顶端两侧设置有下外模支撑梁,所述下外模支撑梁与桁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外模支撑梁的两侧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与下外模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左侧下外模和右侧下外模,所述左侧下外模和右侧下外模与拉杆活动连接,所述桁架的顶部设置有内模支撑板,所述内模支撑板与桁架固定连接,所述内模支撑板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有右内模和左内模,所述右内模和左内模与内模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右内模和左内模的顶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有伸缩杆与右内模和左内模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两端中间部位设置有螺丝钉孔,所述螺丝钉孔与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中间部位穿插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防水胶圈所述防水胶圈与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上外模,所述上外模与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上外模的顶端设置有固定螺丝钉,所述固定螺丝钉与上外模活动连接,所述桁架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与桁架活动连接,所述行走装置的底端设置有万向杆,所述万向杆与行走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杆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与万向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桁架的顶部中间部位设置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与桁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伸缩横梁,所述伸缩横梁与内模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横梁的两端设置有横梁伸缩杆,所述横梁伸缩杆与伸缩横梁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桁架的顶部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与桁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设有四个,右侧下外模和左侧下外模的两端各设置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设有六条,在上外模的底端四个角各设置一个,上外模左侧底端中间部位和右侧底端中间部位各设置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会,未经张明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8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