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电子枪的环形X射线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1772.6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7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彭晟;蒋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瑞阳光粒子医疗装备(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1/49 | 分类号: | H01J31/49;H01J29/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邵骅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靶 阳极靶 本实用新型 固定电子枪 冷却水道 探测器环 固定式金属 环形真空腔 固定设置 环形金属 冷却管道 热量带走 同轴设置 周向固定 电子枪 冷却液 热容量 探测器 导出 过热 受力 射线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固定电子枪的环形X射线发生器,包括多个在环形真空腔中周向固定设置的电子枪,固定设置的阳极靶环,及与阳极靶环并排同轴设置的探测器环。阳极靶环和探测器环的环体内设置分别有环形的阳极靶冷却水道和探测器冷却水道。本实用新型环形固定式金属靶不再绕着轴心进行高速的旋转,从而使金属靶的受力情况大为好转。环形的冷却管道中的冷却液将金属靶产生的热量带走导出,解决了金属靶的过热和热容量有限的问题,从而使X射线发生器能够长时间的持续发出射线,使得金属靶不易损坏。由于环形金属靶不再旋转,金属靶不易损坏,使得X射线发生器的寿命得到极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电子枪的环形X射线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影像领域,X射线发生器是X射线影像设备的核心设备。X射线发生器产生X射线之后,射线透过物体,之后经过衰减的射线打到探测器上,探测器接收X射线并生成图像数据。
X射线发生器的基本原理为,电子枪产生的电子经过电场的加速,之后打在金属靶上(此金属靶一般为钨合金),之后使金属靶上的部分原子的自由电子向高能级跃迁,后续此高能级自由电子向低能级跃迁,同时释放光子。此光子即为X射线光子。上述结构中,电子枪和金属靶被封装在一个玻璃容器内,容器内为真空状态。
在上述过程之中,全部输入电能的约百分之一转换为了X射线,其余约百分之九十九的能量转化为了热量。故为了能够持续的产生X射线,金属靶具有很大的热容量,或者金属靶上产生的热量必须能够快速的传导出去。由于加速后的电子持续的轰击金属靶的一个很小的区域,此区域的温度会非常高,长时间的轰击会导致此处的金属汽化,影响后续X射线的生成。为了解决此问题,金属靶被设计成了圆盘状并会绕着轴心旋转,以此让电子束在金属靶的轰击点变为环形线。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旋转金属靶上产生的热量很难导出(保证持续旋转的同时让热量能够持续导出)。故而带来的问题是,X射线发生器不能持续长时间的工作,同时,为了保证一段时间的持续放线,金属靶的体积比较大,以此保证比较大的热容量。上述问题导致了X射线发生器体积大,重量大,不能长时间的持续放线。同时由于真空室的外壳为玻璃材质,容易碎裂,金属靶工作时要长时间高速旋转,金属靶易损坏,进而导致了X射线发生器整体极易损坏,使用寿命很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导出热量,持续放线,使用寿命长的固定电子枪的环形X射线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电子枪的环形X射线发生器,包括电子枪、阳极靶环和探测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靶环固定设置;所述电子枪为多个,在环形真空腔中周向固定设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枪在环形真空腔中周向均匀或不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阳极靶环和/或探测器环的环体内设置有环形冷却水道。
所述电子枪固定设置在电子枪支撑架上。
所述电子枪支撑架位于真空罩环内,所述真空罩环与阳极靶环配合形成所述环形真空腔。
所述真空罩环内壁上具有射线窗环,X射线透过所述射线窗环出射。
出射的所述X射线形成X射线扇面;多个所述X射线扇面覆盖整个所述探测器环的探测区域。
所述环形真空腔、阳极靶环和探测器环并排同轴设置。
所述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沿着所述阳极靶环轴向射向阳极靶环,激发X射线后射向与入射位置相对的探测器环的探测区域。
优选的:所述电子枪为6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瑞阳光粒子医疗装备(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新瑞阳光粒子医疗装备(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1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